原材料漲價不是情勢變更適用范圍

導讀:
第二種意見認為,雷某和甲公司簽訂合同后,確實發生了市場建筑材料上漲的情況,但屬市場正常波動,甲公司不能片面強調客觀情況的變化而轉移風險責任。因此,甲公司不能根據情勢變更原則提高商品房售價。情勢變更原則是現代各主要國家合同法中的一項重要原則。情勢變更原則的宗旨在于維持合同當事人之間的利益平衡,追求商品經濟所要求的公平精神。對情勢變更原則我國《合同法》未作規定,這不是疏漏,而是立法未采納這一意見,但情勢變更原則體現的是公平原則,所以在情勢發生重大變化時,可以適用公平原則。那么原材料漲價不是情勢變更適用范圍。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第二種意見認為,雷某和甲公司簽訂合同后,確實發生了市場建筑材料上漲的情況,但屬市場正常波動,甲公司不能片面強調客觀情況的變化而轉移風險責任。因此,甲公司不能根據情勢變更原則提高商品房售價。情勢變更原則是現代各主要國家合同法中的一項重要原則。情勢變更原則的宗旨在于維持合同當事人之間的利益平衡,追求商品經濟所要求的公平精神。對情勢變更原則我國《合同法》未作規定,這不是疏漏,而是立法未采納這一意見,但情勢變更原則體現的是公平原則,所以在情勢發生重大變化時,可以適用公平原則。關于原材料漲價不是情勢變更適用范圍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合同糾紛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案情】2004年3月,雷某與甲公司簽訂了一份商品房預售合同。合同約定:雷某購買甲公司一套商品房,房屋按每平方米980元計價,房屋總價款為10.5萬元,交房期是2005年5月1日。合同載明了付款方式、付款日期及其相關事宜。預售合同簽訂后,按照合同的約定,雷某如期交付了前兩期的房價款,第3期的房價款交付未到期。
2005年2月,甲公司因市場建筑材料價格上漲而導致房屋建造的成本增加,遂向雷某提出房屋價格每平方米提高100元,并發出了書面通知。雷某表示異議,認為商品房買賣合同已經訂立,不能隨意變動,不同意甲公司提高房價。甲公司則以情勢變更為由,堅持房價上調。因此,雷某尋求法律保護,一紙訴狀將某公司推上了被告席,要求甲公司按商品房預售合同履行。
【分歧】本案的爭議焦點是情勢變更原則是否構成房地產公司提高商品房售價的理由。對此,產生兩種意見分歧:
第一種意見認為,甲公司如果繼續以每平方米980元售出,則房地產市場的客觀變化將會帶來顯失公平的結果。因此甲公司可以根據情勢變更原則提高商品房售價。
第二種意見認為,雷某和甲公司簽訂合同后,確實發生了市場建筑材料上漲的情況,但屬市場正常波動,甲公司不能片面強調客觀情況的變化而轉移風險責任。因此,甲公司不能根據情勢變更原則提高商品房售價。
【評析】甲公司在預售商品房時,完全是根據市場行情確定其銷售價格的,甲公司對于建筑材料是否漲價及其他費用是否增加,是應當預見的。如果出現預見失誤,導致建筑成本增加,這本身是一種商業風險,應當由銷售方承擔。如果允許房地產開發企業以建筑材料漲價為由提高銷售價格,就會使房地產公司隨意借口自己缺乏經驗或不了解行情而任意變更合同內容,就將出現銷售方只能盈利不能虧損的情況;假如甲公司可以以建筑材料漲價為由提高銷售價格,那么,購房人也可以建筑材料跌價為由,要求降低銷售價格,而這是銷售商不會同意的。因此,不管從維護依法成立的合同的嚴肅性出發,還是從合同當事人權利義務平等出發,對于雙方訂立的房屋價格,合同雙方當事人均應遵照履行。至于甲公司以建筑材料市場價格變化等為由要求變更合同價格條款或解除合同的,除非其能證明出現了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除合同基礎動搖,達不到合同目的,繼續按合同約定履行顯失公平,否則不能變更合同。
情勢變更原則是現代各主要國家合同法中的一項重要原則。情勢變更原則是指合同生效后至履行合同完畢前,因發生當事人不可預見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致合同存在的基礎動搖或喪失,若繼續維持合同效力則顯失公平,故允許變更或解除合同。情勢變更原則的宗旨在于維持合同當事人之間的利益平衡,追求商品經濟所要求的公平精神。它適用于合同雖能繼續履行但繼續履行將顯失公平的場合,而非適用于合同不能履行的場合。對情勢變更原則我國《合同法》未作規定,這不是疏漏,而是立法未采納這一意見,但情勢變更原則體現的是公平原則,所以在情勢發生重大變化時,可以適用公平原則?!逗贤ā返?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變化。第60條規定: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第77條規定: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變更合同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本案中,雷某和甲公司并未在所簽訂的商品房預售合同中就訴爭房屋的價格調整問題作出約定,在此情況下,甲公司未與雷某協商一致就擅自提高商品房售價的行為就是單方面變更合同的行為。根據以上法律規定,甲公司的單方面變更合同的行為應屬無效。
根據情勢變更原則的內涵要求,情勢變更原則的適用條件,可歸結為:
1、在客觀上,須有情勢變更的客觀事實。這是適用該原則的前提條件。所謂“情勢”是指合同生效時作為該合同賴以成立的環境或基礎的一切客觀情況。所謂“變更”是指合同生效后至履行終止前,該合同賴以生效的環境或基礎情事發生異常變動,造成合同基礎動搖或喪失。
2、在主觀上,情勢的變更須是當事人無主觀過錯。即情勢變更的發生,必須是因不可歸責于雙方當事人的事由引起的,才可能適用該原則。如果情勢的變更因可歸責于當事人的事由造成的,則有主觀過錯的當事人應承擔由此而產生的風險,其不得以情勢變更為由來請求免除自己的過錯責任。也就是說,作為民法基本支柱的“過錯責任”論不能受到情勢變更原則的沖擊。
3、在原因上,須有情勢變更發生的不可預見性,且當事人不能克服這種變化。如果當事人在簽約時能夠預料該事件的發生,或者能夠克服該事件的,則該事件發生的風險,應由當事人自己承擔,而不得請求適用該原則。
4、在時間上,情勢變更須發生在合同生效以后、合同關系終止以前。即情勢變更須發生在合同履行期間,當事人才能主張適用情勢變更原則。如果合同是在情勢變更后的基礎上成立的,則不涉及情勢變更的問題,如果在合同履行終止后發生情勢變更,因該合同關系已經消滅,也不涉及情勢變更問題。
5、在結果上,須因情勢變更而致使原合同的履行將對一方當事人沒有意義或者造成重大損失,即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顯失公平。這是適用情勢變更原則的實質性條件,適用這一原則的目的在于救濟因情勢變更所引起的交易上顯失公平的結果。
6、在程序上,協商程序是適用情勢變更原則的必須程序,即情勢發生變更,一方當事人首先應與對方就合同的內容重新進行協商,只有協商不成時,才能通過法定程序向法院或仲裁機構提出適用這一原則的請求。
建筑材料漲價屬正常的價格波動,不是情勢變更適用的范圍。關于預售商品房的價格問題,最高人民法院作過如下規定:預售商品房的價格,除國家規定的“微利房”、“解困房”必須執行國家定價的以外,合同雙方根據房地產市場行情約定的價格,也應當予以保護。一方以政府調整與房地產有關的稅費為由要求變更合同約定價格的,可予以支持。一方以建筑材料或商品房的市場價格變化等為由,要求變更合同約定的價格或解除合同的,一般不予支持。本案甲公司提高價格的理由是市場上建筑材料價格有所上漲,按照法律規定,此理由是不能成立的。故法院對雷某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 [page]
作者:彭躍進 章筱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