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擔保糾紛案件秘笈成功案例

導讀:
表見代理的認定和適用是司法審判實踐中處理代理權糾紛時經常碰到的法律問題。原告與被告二簽訂開發合同一份,并要求被告二提供第三方擔保。后因交易糾紛,原告向被告一出示保函,要求其承擔還款保證責任。銷售公司稱簽章系其原銷售代理人員A某私自偽造,該擔保行為無效,故拒絕承擔責任。那么處理擔保糾紛案件秘笈成功案例。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表見代理的認定和適用是司法審判實踐中處理代理權糾紛時經常碰到的法律問題。原告與被告二簽訂開發合同一份,并要求被告二提供第三方擔保。后因交易糾紛,原告向被告一出示保函,要求其承擔還款保證責任。銷售公司稱簽章系其原銷售代理人員A某私自偽造,該擔保行為無效,故拒絕承擔責任。關于處理擔保糾紛案件秘笈成功案例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債權債務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表見代理的認定和適用是司法審判實踐中處理代理權糾紛時經常碰到的法律問題。{《合同法》第四十九條: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但對于如何判斷“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立法未作詳細的規定,由此不免造成適用標準和認定上的差異。
【簡要案情】
原告:上海某建筑公司
被告一:上海某銷售公司
被告二:上海某房地產公司
劉仍安律師于2006年4月接受被告一的委托代理該訴訟。
原告與被告二簽訂開發合同一份,并要求被告二提供第三方擔保。被告二遂提交落款為“某銷售公司”簽名章的保函一分。其過程中,原告從未與被告一接觸過。后因交易糾紛,原告向被告一出示保函,要求其承擔還款保證責任。銷售公司稱簽章系其原銷售代理人員A某私自偽造,該擔保行為無效,故拒絕承擔責任。
原告因此將兩被告同時告上了法庭。
劉仍安律師意見:
1、A某對外簽章擔保的行為,屬于超越代理權的行為;
2、本案中,原告明顯對A某的代理權的真實性有審查上的過失,因而定性為不構成表見代理為宜。
【案件審理結果】
法院采納了劉仍安律師的意見,判決駁回原告某建筑公司的訴訟請求。
【劉仍安律師提醒注意】
在代理表見代理的案件中,要注意下列問題:
怎樣的行為構成表見代理?
A某與銷售公司簽訂了銷售代理協議,故A某并非銷售公司的職工,而是銷售公司的代理人。但一方面,根據代理協議A某無代理銷售公司對外擔保的權利,因此A某對外簽章擔保的行為,屬于超越代理權的行為;
但,值得注意的是:《合同法》第四十九條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
所謂表見代理,是指善意相對人有合理理由相信無權代理人具有代理權,且基于此種信賴而與無權代理人訂立合同,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擔的代理。
關于表見代理的構成要件理論上存在一定爭議,但以下兩點是其必備的基本要件:
1、存在信賴表象,即客觀上存在一種外部的表象,使得相對人有足夠合理的理由相信無權代理人已經獲得了被代理人的有效授權;
2、相對人主觀上善意且無過失,即相對人不知道且不應當知道無權代理人實際上沒有代理權,而且此種不知道的狀態并非因相對人疏忽大意或懈怠造成的。本案中,某建筑公司明顯對A某的代理權的真實性有審查上的過失,因而定性為不構成表見代理為宜。
怎樣的保函才具有信賴表象?
在司法實踐中,一份可信賴的保函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表明代理權的根據,例如授權證書、單位介紹信、單位印章等,
2、特定的場所,在被代理人營業場所發生的無權代理行為就比在其他場所發生的同樣行為更具信賴表象;
3、無權代理人與被代理人間的關系,存在諸如夫妻關系、雇傭關系等特殊關系,就比不存在此類關系更具信賴表象;
4、雙方交易時的情況,例如以印有被代理人名頭的正規合同書簽約,就比以空白紙張簽約更具信賴表象。
必須注意的是,對信賴表象的判斷因素并不僅局限在上述的幾個方面,也不是上述幾個方面情況的簡單相加,而必須根據行為時的實際狀況,依照一個一般理性人的角度加以綜合判斷。
在審查代理權時,怎樣的行為才算是沒有過失?
一般來說,相對人對于證明代理人代理權的各種文件或情況,具有相應的注意義務,以避免因自身的疏忽大意或懈怠造成對代理人無代理權的事實不知情的狀況。如果因未審核或審核不嚴,即輕率地相信代理人有代理權,則可認定相對人主觀上具有過失,不構成善意相對人,表見代理因而也不成立。
此外,因為外部事實所呈現的可信賴程度不同,這里注意義務所要求的注意程度也會相應地有所不同。例如,無權代理人手持空白介紹信與手持被代理人的公章,對相對人注意的程度要求是不一樣的,對前者可能需要進一步核實代理人的代理權,對后者則不需要進一步核實。
劉仍安律師提醒:在保函的真實性存在可疑時,對保函是否真實、代理人有無代理權加以進一步核實,是對一個謹慎的商人提出的正當、合理的要求。否則就可能被定性為審查有過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