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條款法律效力的認定

導讀:
惡意串通是指雙方當事人非法串通在一起,共同訂立某種格式條款,造成國家、集體或第三者利益的損害。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這是訂立格式條款的基本原則之一。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免除自身的責任,加重對方的責任、排除對方的主要權利的,則該條款無效。格式條款又稱為標準條款,是指當事人為了重復使用而預先擬定、并在訂立合同時未與對方協商的條款,如保險合同、拍賣成交確認書等,都是格式合同。應當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那么格式條款法律效力的認定。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惡意串通是指雙方當事人非法串通在一起,共同訂立某種格式條款,造成國家、集體或第三者利益的損害。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這是訂立格式條款的基本原則之一。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免除自身的責任,加重對方的責任、排除對方的主要權利的,則該條款無效。格式條款又稱為標準條款,是指當事人為了重復使用而預先擬定、并在訂立合同時未與對方協商的條款,如保險合同、拍賣成交確認書等,都是格式合同。應當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關于格式條款法律效力的認定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合同糾紛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格式條款,損害國家利益的。
欺詐是指當事人一方故意制造假象、隱瞞真相,致使對方當事人產生錯誤的認識而同意與其訂立格式條款。合同是雙方意思表示一致的法律行為,只有根據平等互利的原則,經過雙方當事人充分協商達成一致意見,格式條款才能成立。在一方當事人欺詐或者脅迫的情況下,另一方當事人是難以表示自己的真實意思的,采用欺詐或者威脅手段訂立的格式條款是無效的。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者利益的。
惡意串通是指雙方當事人非法串通在一起,共同訂立某種格式條款,造成國家、集體或第三者利益的損害。
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這是訂立格式條款的基本原則之一。
5、格式條款提供方免除自身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
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免除自身的責任,加重對方的責任、排除對方的主要權利的,則該條款無效。比如,一中介公司提供一份自制《xxx買賣中介服務協議》的格式條款,約定買受人未能成功簽訂買賣合同的,需向中介公司支付總款的2%的違約金等形式。這樣的條款就是中介公司加重買受人一方的責任、排除買受人一方的主要權利的條款。因此,該格式條款是無效的。
6、造成人身損害可以免責的條款無效。
如果格式條款中約定,當事人雙方中有一方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該方無需賠償的,該免責條款無效。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行為人主觀過錯程度較大,不能縱容行為人的主觀過錯,因此以此為內容的免責條款是無效的,此條旨在為了保護當事人雙方中利益受損的一方。
第一,格式條款是由一方預先擬定的。
第二,格式條款是為重復使用而擬定的。
第三,格式條款是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不必協商的,具有不變性、附合性。
格式條款又稱為標準條款,是指當事人為了重復使用而預先擬定、并在訂立合同時未與對方協商的條款,如保險合同、拍賣成交確認書等,都是格式合同。《合同法》從維護公平、保護弱者出發,對格式條款從三個方面予以限制:第一,提供格式條款一方有提示、說明的義務,應當提請對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責任的條款,并按照對方的要求予以說明;第二,免除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當事人主要義務、排除對方當事人主要權利的格式條款無效;第三,對格式條款的理解發生爭議的,應按通常理解予以解釋。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