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量清單模式下企業投標報價的展望

導讀:
工程量清單模式下企業投標報價的展望
工程量清單模式下企業投標報價的展望
工程量清單作為一種新的造價管理模式適應現有的市場經濟需要。還需在各個方面改進、發展、完善,為此。在總結了2003年規范的基礎上,新的《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GBS0500—2008版本也于2008年12月1日起實施,即使是這樣。要與國際接軌,我們的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依然有很長的路需要自己走。
另外企業為適應新的計價模式應構建本企業的投標報價系統,建立自己的企業定額。這不僅是適應工程量清單模式的需要,也是加入WTO以后企業逐步走向國際化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施工企業針對市場的變化建立自己的企業定額,根據市場行情不斷調整、優化內部結構,適應市場,發展壯大,才能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場上站穩腳跟。
為了建立施工企業定額。我們必須要做以下的一些管理工作以配套清單下的成本核算:
將綜合單價拆分:由于清單報價中的“單價”為綜合單價,在實際預算產值計報時,需將管理費、稅金等分別計取。所以必須將綜合單價中的直接費、稅金、管理費等還原。并且要將綜合單價中不同時間的施工內容以及不同性質的施工內容進行單價拆分。
建立一套適應清單報價管理的預算臺帳。為今后的變更、索賠創造條件。臺帳包括:投標書造價,圖紙變更及修改調整造價、簽證造價以及2000定額預算。
建立價格狀況臺帳,包括:單價確認臺帳、暫定價確認臺帳、固定的工料機單價臺帳,有利于項目在實施管理中準確處理已定價、暫定價、未報價的關系,以及提醒我們在施工過程中及時辦理確認手續,確保人袋為安。
要實行PIT程形象進度、商務報價為依據的產值計報方法;使產值計報臺帳最大限度的反映項目收入狀況與實際成本相匹配,建立施工措施費計取臺帳,將報價所列措施費逐項單列,按不同規定計報產值,同時在工程量與單價上按不同類別分類計報。
要建立分包項目利潤預測臺帳。將分包項目逐一列出清單、按預算收入和實際施工單價列表,正確地反映分包項目的實際盈虧狀況。提醒我們時刻關注整個項目的成本的盈虧狀況。
綜上所述。《工程量計價清單》模式下的工程招投標是投標人綜合實力的競爭,是管理水平、技術水平、裝備力量、社會信譽、合理報價等條件多因素的競爭。如果僅僅靠低價竟標,是不能完全奏效的,但是,工程招標投標最重要、最直接的是價格競爭,而價格競爭最終反映投標單位能夠報出低而合理、低而有利、低而有優的價格。但最終歸結為企業綜合實力的反映。目前,《工程量計價清單》的實施目前依然有一些不夠十分完善的地方,我們的經營管理更處于探索階段,要逐步建立起施工企業自己的電子定額庫,積累我們的日常管理中的各種費用指標,提高報價競爭力;注意風險的防范,以變應變。完善施工總承包合同條款。認真研究《工程量計價清單》的實施規則,把報價理論與施工實際相結合,使企業的經營管理向平穩轉變。以適應建筑市場的激烈競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