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量清單招標法的實質探討

導讀:
工程量清單招標法的實質探討
工程量清單招標法的實質探討
真正推廣實施工程量清單招標法尚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對于實施理念和思路的理解。
工程量清單招標法最淺顯的意義體現在它是一種計算方法。以往招標,商務標的評判落實在價上,總價的偏差既包括了工程各分部分項的單價差異,也包括了各分部分項的工程量的計算偏差。工程量清單招標法從計算方法上去除了量的偏差所帶來的影響,避免了由于量的計算誤差給招標人和投標人帶來的風險。
工程量清單招標法的第二層意義體現在它是以單價為主的一種招標方法。對于工程的全過程而言,單價的意義顯然更大,它在投標、合同、調整變更、結算乃至維修保養階段都有效力,從而有效地約束了工程造價的不合理調整和變化。
工程量清單招標法的第三層意義體現在它的市場取向上。一是在投標報價中體現市場因素。工程量清單招標法的核心是各分部分項工程的綜合單價,完全由投標人根據自身的工藝水平、技術能力、采購渠道和當時的市場行情來自行確定。二是在招標目的中體現市場導向。以往投標成功的關鍵是盡可能地接近某個中間數字,這實際上違背了招標的真實意圖。工程量清單招標法使最低價中標成為可能。
工程量清單招標法的第四層意義體現在它緊密結合施工技術、工藝和標準。一是在過去的招標,技術標和商務標是分離的,至少不能量化兩者之間的聯系。而工程量清單招標,分部分項單價應該在技術標和市場價中取得支持,避免投標人低價中標、高價索賠。二是工程量清單招標法要求在技術標和商務標兩方面都體現投標人的企業綜合能力,這有利于發揮市場優勝劣汰的作用。
以上四層分析,主要是為了有利于在實施推廣時層層推進,逐步到位。
從現狀來說,發揮其第一層和第二層意義比較容易做到,有部分工程已經做到了,但這只能算是現行作法的局部改良。
對于某一個具體工程而言,達到了第三層意義就可以說是成功了。招標人或招標代理人、投標人要能正確理解工程量招標的實質所在,在工料機額定用量和價格方面具備自己的企業數據庫,并具有相對應的招標文件和評標辦法。
對于整個建筑行業來說,則一定要達到第四層意義才能算是真正地成功。關鍵是行業管理部門的引導。這是因為,第一,部分工作必須由管理部門來做,如整理和提供行業基礎數據。第二,部分工作由管理部門來做比較有利,如建立一個計算機自動評標系統。第三,部分工作需要由管理部門引導和推動,如提出示范性的工程量清單招標辦法、評標辦法等。
對投標企業和人員來說,要做好以下準備:一是深刻理解該招標法的具體做法。二是建立和完善自己的企業造價庫。三是要能將本企業在各方面的優勢量化地轉化為投標中的優勢,并根據投標結果反饋而不斷改進。
對于招標方來說,評標辦法要對合理價格的評定標準和程序有明確的規定,在決標前對投標報價要進行詳細對比分析和匯總。
對行業管理部門來說,要做到推廣時過渡平順、代價較小、成效較好。一是做好基礎準備工作,包括計價規范的定額配套、技術經濟類評委專家的增配、計算機輔助評標系統的開發等。二是要加強宣傳,達成共識。三是要協助思想轉變,提供培訓。四是要進行引導,創造外部環境,如造價咨詢平臺以及這方面衍生的專業市場服務等。
建設工程招標方式向工程量清單招標法轉變,不僅僅只是改變了一種招標方法而已,更主要的是體現了建筑行業從粗放管理向集約管理的轉變,本質是建筑企業內部精細、量化的管理模式在招標投標活動中的外在體現。從這點上說,其意義將不僅限于招標投標范疇,建筑業的誠信體系、擔保制度的建立可能都將從推行工程量清單招標法所打下的基礎中獲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