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量清單招標應采取的對策

導讀:
工程量清單招標應采取的對策
工程量清單招標應采取的對策
一是加大規范建設市場的力度,確保公開、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要進一步整頓和規范建筑市場秩序,不斷完善市場準入機制,剔除差、亂、散的劣質施工隊伍,引進強、硬、嚴的優秀施工企業,凈化市場競爭環境,才能有效防止惡性競爭的發生,確保規范有序、公平、公正的建筑市場環境。
二是積極引導,搞好宏觀調控。作為止惡性競爭的發生,確保規范有序、公平、公正的建筑市場環境。
二是積極引導,搞好宏觀調控。作為政府的相關管理部門,要自覺為企業提供服務,及時測算、發布權威性的信息,建立健全相關的配套體系,積極引導企業建立企業內部定額,企業要針對市場的變化應制定出既符合本企業實際情況又具有市場競爭力的企業內部定額,并根據市場行情不斷調整優化內部結構,來適應市場,發展自己;同時要加快科技創新,重視施工方案在制訂過程中的反復優化,引進和使用國際先進的施工技術和設備,形成自己的清單報價特色和"殺手锏",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主動。建筑主管部門要依照法律,給予市場定價的寬松環境,不介入過多,但是要依法采取可行的方式控制過低價,即低于成本價定標;也要防止串通投標引起的高價定標。建立"投標限價"公開制度,凡投標總報價高于投標限價的,一律視為無效標書,如果投標總報價低于投標限價,評標時評委會應對投標人進行詢標,如果投標人能證實沒低于該企業的成本價,則仍算有效。
三是積極穩妥,分段實施。率先在政府投資項目上推行工程量清單招標,用二至三年的時間分階段實施,穩妥推進,積極探索,建立和完善符合實際且切實可行的清單招標辦法,并在其它投資項目上逐步推行。防止投標企業互相串通,哄抬標價,損害招標人利益,同時也要避免投標企業報價過低而引起惡性競爭,造成企業自身經營上的困難。
四是推行工程保證擔保制度,建立相互制約機制。對于工程量清單招標、實行最低價中標來說,履約擔保制度是一項不可缺少的強有力的保障,但也要針對業主拖欠施工企業工程款這一現象,在政府投資工程項目中建立業主支付擔保制度。
五是規范和發展社會中介機構,以適應建筑市場新時期發展的需要。對招投標代理機構、工程造價咨詢公司等中介機構要進一步進行規范,積極加以引導,它們與分布于各行各業的建設單位不同,專門從事工程造價、招標代理工作,業務熟練、人才豐富,對建筑市場中材料、人工管理、政策法規等方面情況更為熟悉,有利于工程招投標質量的提高。
六是強化對招標文件和合同審核管理和中標后跟蹤管理。加強合同的審核管理工作是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造價管理部門對工程量清單招標采取"事后跟蹤"的重要內容之一。工程中標是施工單位對造價與施工條件選擇的一個階段,要使造價及施工條件落實,合同簽證至關重要。建設主管和造價管理部門應對合同簽訂前進行審核認證,審查合同價是否與中標價吻合,合同中的其他條款的簽訂是否與招標文件一致,有否附加不合理的條款,撥款形式時間是否合理,工程質量、工期、施工保證措施是否合理、先進等。克服合同中不合理、不平等條款,以保證合同主體、合同內容的合法性,合同條款的合理性,維護合同當事人雙方的經濟利益,提高合同的履約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