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描述您遇到的問題
完整描述糾紛焦點和具體問題
免費法律咨詢平臺
工傷待遇是基于工傷產生的,這是一個客觀事實,法律關系已經產生。解除合同只是一次性醫療和就業補助金開始啟算的一個開關。無論誰提出解除合同都無法改變待遇的產生。
但是是否是本人提出,可能會影響待遇的數額。以江蘇為例,本人提出解除,且距離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待遇支付會按照距離退休年齡長短打折扣。
首先工傷的很多賠償與是否在職無關,就算是主動離職對于工傷補償并沒有什么影響。下面看看能得到的補償有哪些:
1、醫療費(需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2、住院伙食補助費(用人單位支付,按照因公出差70%發放)。
3、康復治療費(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4、輔助器具費(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5、停工留薪期間工資。(用人單位支付,工資待遇不變)。
6、生活護理費(完全不能自理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50%、大部分不能自理40%、部分不能自理30%,用人單位墊付,工傷保險基金最終支付)。
7、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根據等級不同金額不同,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五萬多吧,我也是十級公司先給一萬,還有四萬在勞動部門,如果公司裁員會出一份單子去就可以領那四萬塊了!。
首先給你普及一下知識:
10級傷殘,是最輕的一級,還具有勞動能力。這種情況下,如果還在聘用期內,個人要堅持工作的,企業必須為其安排工作。如果企業認為無法勝任原工作崗位的,應為其安排其他崗位,工資參照該崗位工資。如果企業要辭退職工的,必須支付一次性經濟補償金。每滿一年,給付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
如果主動辭職,這筆錢企業就不用出了。因此,受工傷后,一般不主張職工主動辭職。
所以,主動離職的話,一定要先和企業談好賠償協議,然后再離職。
本人也是打工一族。對于一些不公平公正現象,的確讓人憎恨,同時已深感無奈。特別是工傷,自己受苦受痛不說,就連自己該有的工傷所得,總是得不到公正的解決。今天,我想把我所知道的工傷,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確實對傷者勞動能力有傷失的,根據傷失成度,發給傷者1至10級的《初次鑒定結論書》傷者收到鑒定書后,看自己的傷殘是幾級,然后依據這個級數,才能按這個級的規定,才能得到合理的工傷傷殘所得。注(傷者必須要求所在單位,申請工傷部門進行傷殘鑒定)經鑒定上級數的,有以下幾方面的傷殘所得。一是傷殘補助金。按鑒定結論的次月起,按工傷條例第三十七條之規定,享受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此金不須辭職就能享受,但必須是買了工傷保險的。二是如果已和用人單位解除合同的,應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具體標準為:以省上年職工月平均工資為計發基數,其中5級12個月,6級10個月,7級8個月,8級6個月,9級4個月,10級2個月。三,除以上工傷保險基金的傷殘醫療補助金外,受傷職工和用人單位終止勞動合同時,還應享受同上的工傷醫療補助金一次。四,工傷職工同用人單位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還應發給傷者傷殘補助,分別是:5級60個月,6級48個月,7級15個月,8級12個月,9級9個月,10級6個月計發。五,工傷職工距法定退休年齡十年以上的,(含十年)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全額支付,九年的按90%支付,以此類推,不足一年的按10%支付。如果工傷治療期間,用人單位沒有按月如實發放工資的,應該一次性補足。
十級工傷職工主動辭職,用人單位應當給予一定的補助,而不是賠償。
根據我們的工傷保險條例,這部分補助叫做一次性就業補助金。主要是為了彌補,工傷職工再就業困難的一種補助。
可是一次性就業補助金的標準,是有各省市自行確定,有的省市只有兩個月社會平均工資。山東省的比較高,是八個月的社會平均工資。
其實大家還要注意,我們除了一次性就業補助金外,還有工傷一次性醫療補助金。這個標準也是各省市確定的,山東省是四個月社會平均工資。不過負擔的主體是由工傷保險基金承擔。
我們被鑒定為十級傷殘的時候,工傷保險基金還會給大家發放,七個月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發放標準是本人12個月的平均繳費工資標準。
但是工傷一次性就業補助金和一次性醫療補助金是跟社會平均工資掛鉤的,國家這么設計的規定,實際上是考慮到我們工傷職工要在企業繼續工作,保證他們離職時的補償待遇水平不變。
其實一般我們的工傷職工不建議主動離職,因為企業如果解除工傷職工,一般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甚至經濟補償金雙倍標準的賠償金。而且離職時間越晚,我們的工資水平越高,拿到手的補償就越高。
尤其是我們的一批體力勞動者,到達四十歲以后,再就業十分困難,如果我們有一批相應的經濟補償金,就業補助金,醫療補助金等待遇,既能夠對企業產生束縛,又能夠緩解我們離職后的生活。
所以,離職一定要三思而行。
職工因工傷鑒定為10級傷殘,主動離職是有補償的,聽我仔細說來。
根據我國《工傷保險條例》規定:十級傷殘待遇如下,第一,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為7個月本人工資(本人工資實際上就是指你的繳費基數);第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標準由當地市政府規定。目前您的情況涉及到我所講的這三個補助金,其中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這兩項一定要咨詢當地的社保部門是否有這兩個補助金,具體由誰支付,支付標準,問好后再辭職也不遲。具以往經驗,有些省份是沒有后續這兩項補助金的,所以要咨詢當地的相關部門后,以當地的標準為準,最后再做決定。希望能幫到你。
辭職時要走完備手續,這樣才能拿到這幾部分賠償:一次性醫療補償金,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就業補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資等七八項費用,不辭職,遇上好人你可拿到社保賠付的,遇上不是人的老板或單位,只能呵呵了。
在公司受了工傷,鑒定為10級,主動離職的話還有補償嗎?
十級傷殘可主張:
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7個月的本人工資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所在省市地方性工傷保險條例實施辦法規定賠償標準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由所在省市地方性工傷保險條例實施辦法規定賠償標準。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工傷事故發生后,勞動者應當及時提起勞動能力鑒定,由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依法鑒定勞動者勞動能力等級,并出具書面的鑒定報告,相關主體應當根據鑒定等級,依法支付相應的工傷賠償款。
在工傷事故中,用人單位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需依法向勞動者支付工傷賠償,如用人單位未依法給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則所有的工傷賠償責任均由用人單位承擔。
但是一次性就業賠償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賠償金的支付是以解除勞動合同關系為前提的,如工傷事故發生后,勞動合同關系還依法存續,則用人單位等賠償主體無需支付還賠償,待勞動合同關系解除時,用人單位等賠償主體再依法支付賠償。
需注意的是,此處所說的解除勞動合同關系無論是勞動者主動辭職還是被用人單位辭退都可以。
經鑒定為10級傷殘后可以享受的待遇有:
1.一次性傷殘補助金7個月本人工資(由工傷基金支付)。
2.勞動合同期滿或本人主動解除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醫療補助金,由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數額需看當地規定)。
如公司未按規定繳納工傷保險,則上述賠償全部由單位負責。
在工作當中受傷,經社保行政部門認定為工傷并且勞動能力鑒定有級別的,是可以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具體包括三項: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其中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在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出來后,就可以向社保部門申請了,10級的話是7個月的本人繳費工資。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需要在你與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后才能拿到。這個標準是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具體規定的,以上海為例,10級的話是3個月的上海市上一年度的市月平均工資。而且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與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金額是相同的,其中醫療補助金是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就業補助金是由單位支付的。所以當你離職的時候,是可以再拿到兩筆錢的。
但是有一點你要知道,如果是你主動申請離職,那么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單位就不用向你支付了,你只能拿到工傷的兩筆錢,這點你需要明確。
1、工傷傷殘鑒定申請要多久才可以做,沒有具體的時間規定。工傷的傷殘鑒定只要是提交了資料就會 ...
2022.12.15 11:24:24
17人閱讀
工作中受傷不一定就是工傷,要看具體的情況。而且是否構成工傷,需要申請做相應的認定,不是勞動 ...
2022.09.07 16:20:13
435人閱讀
劉曉紅律師 2022-05-09
龍珊律師 2021-09-08
陳明月律師 2022-05-10
李孟陽律師 2022-07-06
黃東潔律師 2022-06-01
沒有統一的規定,一般是由當事雙方協商確定。如果雙方未能就彩禮金額 ...
這涉及非法協議行為,它可能是一種非法的性交易。雖然她沒有明確要求 ...
應該追討誰的錢
由于您的身份證已被您男朋友利用,且又將65000元轉給 ...
不行,參加高考是當兵的必備條件之一。
不能,大專學歷以上的女性不允許參軍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