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怎么審查合同內容是否合法

導讀:
審查合同內容的合法性時,應當重點審查合同內容是否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的利益;是否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情形;是否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是否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審查合同雙方當事人是否在合同上簽字或蓋章。合同的簽訂要求有保證人擔保時,還應審查保證人的主體資格的合法性。那么企業怎么審查合同內容是否合法。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審查合同內容的合法性時,應當重點審查合同內容是否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的利益;是否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情形;是否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是否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審查合同雙方當事人是否在合同上簽字或蓋章。合同的簽訂要求有保證人擔保時,還應審查保證人的主體資格的合法性。關于企業怎么審查合同內容是否合法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合同糾紛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1、審查合同主體是否合法。審查合同主體的合法性時,應審查簽訂合同的當事人是否是經過有關部門批準成立的法人、個體工商戶;是否是具備與簽訂合同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的公民;審查法定代表人或主管負責人的資格證明;代訂合同的,要審查是否具備委托人的授權委托證明,并審查是否在授權范圍、授權期限內簽訂合同;有擔保人的合同,審查擔保人是否具有擔保能力和擔保資格。
2、審查合同內容是否合法。審查合同內容的合法性時,應當重點審查合同內容是否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的利益;是否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情形;是否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是否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3、審查合同意思表示的真實性。
4、審查合同條款是否完備。
5、審查合同的文字是否規范。審查合同時,應對合同草稿的每一條款、每一個詞、每一個字乃至每一個標點符合都仔細推敲、反復斟酌。確定表述準確無誤。
6、審查合同簽訂的手續和形式是否完備。
(1)審查合同是否需要經過有關機關批準或登記,如需經批準或登記,是否履行了批準或登記手續。
(2)如果合同中約定須經公證后合同方能生效,應審查合同是否經過公證機關公證。
(3)如果合同附有生效期限,應審查期限是否屆至。
(4)如果合同約定第三人為保證人的,應審查是否有保證人的簽名或蓋章;采用抵押方式擔保的,如果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必須辦理抵押物登記的,應審查是否辦理了登記手續;采用質押擔保方式的,應按照合同中約定的質物交付時間,審查當事人是否按時履行了質物交付的法定手續。
(5)審查合同雙方當事人是否在合同上簽字或蓋章。
(1)該企業或組織是否合法存在;
(2)法定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國籍以及企業或組織注冊地;
(3)企業是有限公司還是無限公司,是否具備法人條件。
合同的簽訂要求有保證人擔保時,還應審查保證人的主體資格的合法性。首先作為保證人必須具有民事行為能力;其次,保證人必須具有代為清償主債務的能力;最后,保證人還必須符合以下規定:
(1)國家機關不得作為保證人,但是經國務院批準為使用外國政府或國際經濟組織貸款進行轉貸的除外;
(2)學校、幼兒園、醫院等以公益為目的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不得作為保證人;
(3)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除有書面授權)、職能部門不得作為保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