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總承包:現狀與對策

導讀:
從開展工程總承包初期,一些企業幾百萬元、幾千萬元的承包額,到目前一些企業已經有能力承擔幾億元乃至十幾億元或幾十億元項目的總承包,我國企業的工程總承包額在不斷增大。工程總承包面臨的主要問題為推動工程總承包的發展,近年來,建設部和有關部門出臺了若干政策性文件。雖然建設部就工程總承包的市場準入問題于2003年7月發函說明過,但這個問題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二是在《工程總承包資格證書》廢止之后,一些業主有認同企業資質的定向思維,只認可施工企業開展施工總承包,不認可設計或施工企業開展工程總承包。那么工程總承包:現狀與對策。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從開展工程總承包初期,一些企業幾百萬元、幾千萬元的承包額,到目前一些企業已經有能力承擔幾億元乃至十幾億元或幾十億元項目的總承包,我國企業的工程總承包額在不斷增大。工程總承包面臨的主要問題為推動工程總承包的發展,近年來,建設部和有關部門出臺了若干政策性文件。雖然建設部就工程總承包的市場準入問題于2003年7月發函說明過,但這個問題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二是在《工程總承包資格證書》廢止之后,一些業主有認同企業資質的定向思維,只認可施工企業開展施工總承包,不認可設計或施工企業開展工程總承包。關于工程總承包:現狀與對策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建筑工程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從開展工程總承包初期,一些企業幾百萬元、幾千萬元的承包額,到目前一些企業已經有能力承擔幾億元乃至十幾億元或幾十億元項目的總承包,我國企業的工程總承包額在不斷增大。如北京鋼鐵設計總院,2003年度工程總承包合同額為35.6億元,中國成達化學工程公司EPC總承包印尼某燃煤項目,合同額5.1億美元……與此同時,工程總承包的行業推廣面也在不斷增加,已由技術性強、工藝性要求較高的石化、化工行業工程項目,擴展到冶金、紡織、電力、鐵道、機械、電子、石油、建材等行業工程項目中,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大量的實踐證明,工程總承包有利于解決設計、采購、施工、開車相互制約和脫節的問題,使設計、采購、施工、開車等工作合理交叉,有機地組織在一起,進行整體統籌安排、系統優化設計方案,能有效地對質量、成本、進度進行綜合控制,提高工程建設水平,縮短建設總工期,降低工程投資。如甘肅酒鋼熱電(2×125MW)項目,業主原計劃投資11億元,實施總承包之后,僅投資7億元就建成了這一項目。
工程總承包面臨的主要問題
為推動工程總承包的發展,近年來,建設部和有關部門出臺了若干政策性文件。2003年建設部《關于培育發展工程總承包和工程項目管理企業的指導意見》(建市[2003]30號文)的出臺,雖然為工程總承包指明了方向,但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
1.法律法規不健全。雖然工程總承包已推行多年,但由于認識上的不一致,目前除了1984年國家計委、建設部頒發的《工程承包公司暫行辦法》外,多年來,再沒有制定工程總承包的有關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建筑法》《招標投標法》和《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只對勘察、設計、施工、監理、招標代理等有規定,而對于工程總承包這種國際通行的工程建設項目組織形式,在我國的法律法規中沒有相應的規定。在招投標管理上,國家有關部門已出臺了《工程建設項目勘察設計招標投標辦法》和《工程建設項目施工招標投標辦法》,沒有工程總承包招標投標辦法。由于對工程總承包沒有相應管理法規、部門規章、實施細則和標準合同文本等,導致了地方政府部門對工程總承包不知道如何規范管理,這些都制約了工程總承包的發展。
2.市場準入存在障礙。具有工程總承包能力的設計企業在工程總承包市場準入方面遇到的問題較多,反映強烈。
一是地方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建設項目的勘察、設計、施工、監理有一套管理制度,如在項目的登記備案、竣工驗收等管理上,只設有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企業欄目,沒有總承包企業欄目。企業信息卡(IC卡)中分別有勘察、設計、施工、監理IC卡,沒有工程總承包的IC卡,實施工程總承包的項目無法劃卡辦理與市場準入有關的手續。雖然建設部就工程總承包的市場準入問題于2003年7月發函說明過,但這個問題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
二是在《工程總承包資格證書》廢止之后,一些業主有認同企業資質的定向思維,只認可施工企業開展施工總承包,不認可設計或施工企業開展工程總承包。一些確實具有工程總承包能力的設計企業在項目招標時就被拒之門外。
三是部分勘察設計企業成立的二級法人的工程總承包公司,原來領取了《工程總承包資格證書》,在工程總承包證書廢止后,這些公司既無設計資質又無施工資質,因此無法開展工程總承包業務,同時也無法開展任何其他有市場準入要求的業務。如上海現代建筑設計集團建設工程有限公司、鐵四院武漢鐵道工程總承包公司等都屬于這種情況。
3.社會認可程度低,市場發育不完善。目前,大多數外資項目業主認同工程總承包方式,許多民營項目業主也接受工程總承包方式,但是許多以政府投資或國有投資為主的項目業主沒有充分認識到工程總承包在工程建設中所能發揮的積極作用和顯著效益,有些業主只看到了實施工程總承包以后,個人利益和權力受到了削弱,原來可以利用發包工程得到的“好處”少了,出于自身的利益考慮,不愿采用工程總承包方式組織項目建設。絕大多數以政府投資或國有投資為主的項目業主仍然習慣于勘察、設計、采購、施工、監理分別發包,甚至還熱衷于將工程肢解發包。
4.組織機構及人員構成不適應工程總承包的要求。目前,除少數已改造為國際型工程公司的企業外,我國大多數勘察設計、施工企業沒有建立與工程總承包相對應的組織機構,開展工程總承包的組織機構不健全,普遍缺少高素質的復合型高級項目管理人才。
大多數已經開展工程總承包業務的設計企業沒有設立項目控制部、采購部、施工管理部、試運行(開車)部等組織機構,有的只是設立了一個二級機構—工程總承包部。設計企業普遍缺少有豐富經驗的施工和采購管理人員。
大多數施工企業在組織機構、人才結構、服務功能等方面不能滿足工程總承包的要求。作為勞動密集型的施工企業,大多實行“公司-分公司-項目部-作業隊”的四級管理模式(大型集團公司為五級管理),管理層次重復、管理職能交叉。多數大型施工企業總部只是一個管理層,而不是實體型公司,這與國際型工程公司的組織機構相差甚遠。施工企業普遍沒有設計人員,少數大型施工企業雖有設計隊伍,但也都是下屬的獨立法人的設計公司。施工企業在職層,而不是實體型公司,這與國際型工程公司的組織機構相差甚遠。施工企業普遍沒有設計人員,少數大型施工企業雖有設計隊伍,但也都是下屬的獨立法人的設計公司。施工企業在職能設置上缺少設計功能,沒有施工圖設計的能力,這也是大多數施工企業目前開展工程總承包進展緩慢的主要原因。
5.項目管理體系有待完善,項目管理水平較低。目前我國大多數設計、施工企業沒有建立起完善的項目管理體系,在項目管理的組織結構及崗位職責、程序文件、作業指導文件、工作手冊和計算機應用系統等方面都不夠健全,多數還是運用傳統手段和方法進行項目管理,缺乏先進的工程項目計算機管理系統。從調研的企業看,只有五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少數已創建為工程公司的企業應用了計算機集成系統進行項目管理。
推進工程總承包的建議與對策
為解決目前工程總承包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推進工程總承包的發展,建議如下:
1.建立和完善有關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在《建筑法》修改時,明確工程總承包的法律地位,增加相關內容;抓緊出臺《工程總承包管理辦法》及細則,規范對工程總承包的市場管理,這是當前亟須要做的一件事情。與有關部門一起應抓緊研究、制定有關工程總承包招標投標的管理辦法,積極培育工程總承包招投標市場;參照FIDIC條款,制定適合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總承包合同條款范本。
2.切實解決工程總承包的市場準入問題。要結合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在修訂《建筑業企業資質管理規定》(87號部令)和《建設工程勘察設計企業資質管理規定》(93號部令)時,將30號文確定的“具有工程勘察、設計或施工總承包資質的企業可以在其資質等級許可的工程項目范圍內開展工程總承包業務”有關政策增加到部令中去。
對部分企業成立的二級法人的工程總承包公司遇到的無任何資質的問題,一是建議企業取消工程總承包公司的獨立法人資格,變為其內部機構;二是建議具備條件的工程總承包公司單獨領取施工總承包資質或設計資質,但要在政策上予以必要的扶持。如對工程總承包的業績予以認定,并且不限制從最低等級資質申請設計或施工總承包資質等。
3.加大宣傳力度,統一思想認識。從調研的情況來看,工程總承包推行難度較大,關鍵是政府管理部門、業主對工程總承包的認識不夠到位。要加大對推行工程總承包的宣傳力度,一是要求各地重點對地、市、縣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同志進行宣傳或培訓,提高認識,統一思想,今后不要再爭執是設計單位搞工程總承包好,還是施工單位搞工程總承包好;二是向社會宣傳報道工程總承包的特點、優勢和典型事例,使工程總承包逐步得到社會的認可;三是與有關部門一起,結合投融資體制改革和政府投資工程建設組織實施方式改革,組織力量對業主進行培訓。爭取在政府投資工程項目上積極推行工程總承包或項目管理的組織實施方式。
4.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實力的國際型工程公司。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在工程建設領域全面推進工程總承包和項目管理,積極開拓國際承包市場,以帶動我國高新技術、物資設備的出口,促進勞務輸出,是提高建筑業企業國際競爭力的必由之路。目前,國際工程承包已超出了單純的工程施工安裝范圍,成為集貨物貿易、技術貿易和服務貿易為一體的綜合載體。如果我們不從施工和勞務承包轉為包括技術在內的綜合承包,不加快培育一批有國際競爭實力的國際型工程公司,就不能在國際承包市場上拿到總承包業務,就不能在國際承包市場占有一席之地。目前,許多國際型工程公司已在我國境內承接工程,他們不僅在項目上搶占市場份額,而且利用他們的優勢爭奪國內的高素質人才。目前,有些大型設計、施工單位的人才流失率已經高達30%,并且還有進一步加劇的趨勢,這對我國設計、施工企業構成極大威脅。為此建議:在《大型設計單位創建國際型工程公司的指導意見》的基礎上,抓緊組織制定《大型施工企業創建國際型工程公司的指導意見》;對確有工程總承包能力的勘察設計企業申請施工總承包資質,或施工企業申請工程勘察設計資質,在申請相關資質方面給予政策扶持;組織有關力量對準備創建工程公司的設計、施工企業進行培訓和輔導;通過引導,支持一批設計企業和施工企業進行自愿合并重組,改造為工程公司,從而使目前的設計、施工企業在功能、組織機構上發生質的變化,達到開展工程總承包的要求。
5.切實抓好人才培養等基礎性工作。目前,我國的設計、施工企業與國際工程公司相比,管理人才和管理水平的差距是最主要的問題之一。建議:應繼續發揮行業協會和高等院校以及已改造為國際型工程公司的作用,進一步強化工程項目管理專業隊伍的培訓力度,培養一大批企業所需要的專業技術管理人才,以適應當前國內外工程建設市場的需要。
工程總承包和項目管理是一個復雜的系統作業過程,必須運用現代化的管理手段,對工程建設的全過程實施動態、量化、科學的系統的管理和控制。因此,管理軟件的應用是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實力的工程總承包企業和項目管理企業實現與國際管理模式接軌的重要手段和標志之一。因此調研組建議:組織國內大型設計、施工企業和有關專業機構引進、開發國際先進水平的項目管理軟件,并大力推廣應用。在此基礎上,提高項目管理軟件的集成化水平,使我國項目管理水平上一個新的臺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