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競合犯和牽連犯區別

導讀:
其次想象競合犯是指行為人基于一個犯罪意圖所支配的數個不同的罪過實施一個危害行為而觸犯兩個以上異種罪名的犯罪形態,這是想象競合犯區別于實質一罪的根本特征想象競合犯不是實質數罪原因在于行為人只實施了一個危害社會的行為想象競合犯不應包括同種罪名的情況只有當罪名相異犯罪構成性質不同時才存在著競合的可能性與必要性,想象競合犯實施了一個行為侵犯了數個客體觸犯了數個罪名牽連犯以實施某種犯罪為目的其方法行為或結果行為又觸犯了其他罪名。
例如行為人甲欲殺死某乙開槍后不僅致乙死亡而且又致乙身旁的丙輕傷就屬于想象競合犯。這是想象競合犯區別于實質數罪及牽連犯等犯罪形態的根本點究竟何為一行為學界眾說紛紜。想象競合犯中只要行為人實施了一個危害行為無論其行為是作為還是不作為其犯罪心理是故意還是過失亦或故意與過失混合均不影響想象競合犯的成立。關于想象競合犯和牽連犯區別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刑事辯護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想象競合犯實施了一個行為侵犯了數個客體觸犯了數個罪名
牽連犯以實施某種犯罪為目的其方法行為或結果行為又觸犯了其他罪名。
其次想象競合犯是指行為人基于一個犯罪意圖所支配的數個不同的罪過實施一個危害行為而觸犯兩個以上異種罪名的犯罪形態。
牽連犯是指行為人實施某種犯罪而方法行為或結果行為又觸犯其他罪名的犯罪形態。
從兩種犯罪形態的定義中可看出想象競合犯實際上只有一個危害行為而牽連犯則有數個行為如方法行為、結果行為。
想象競合犯的處斷原則采用從一重處斷不實行數罪并罰。
牽連犯的處斷原則是凡刑法分則條款對特定犯罪的牽連犯明確規定了相應處斷原則的無論其所規定的是何種處斷原則均應嚴格依照刑法分則條款的規定對特定犯罪的牽連犯適用相應的原則予以處斷。除此之外對于其他牽連犯即刑法分則沒有明確規定處斷原則的牽連犯應當適用從一重處斷的原則定罪處刑也不實行數罪并罰。
想象競合犯也稱觀念的競合、想象的數罪是指基于一個罪過實施一個犯罪行為同時侵犯數個犯罪客體觸犯數個罪名的情況。例如行為人甲欲殺死某乙開槍后不僅致乙死亡而且又致乙身旁的丙輕傷就屬于想象競合犯。我國刑法沒有明文規定的想象競合犯但這一概念在刑法理論上一直是被承認的并為司法實踐所普遍接受。想象競合犯也稱想象的數罪、觀念的競合、一行違數法是指一個行為觸犯了數個罪名的情況。
1、行為人實施了一個危害行為。這是想象競合犯區別于實質數罪及牽連犯等犯罪形態的根本點究竟何為一行為學界眾說紛紜。有所謂自然行為說、社會行為說、犯意行為說、法律行為說等等。根據因果關系說一行為包括行為人的一個身體動作造成一個危害社會的結果的即一因一果是一個行為一個身體動作造成數個危害社會的結果的即一因多果是一個行為數個身體動作造成一個危害結果的即多因一果也是一個行為而數個不同性質的身體動作造成數個危害社會的結果的即多因多果是數個行為。想象競合犯中只要行為人實施了一個危害行為無論其行為是作為還是不作為其犯罪心理是故意還是過失亦或故意與過失混合均不影響想象競合犯的成立。
2、行為人的行為同時觸犯數個罪名所代表的數個性質不同的犯罪構成。這是想象競合犯區別于實質一罪的根本特征想象競合犯不是實質數罪原因在于行為人只實施了一個危害社會的行為想象競合犯不應包括同種罪名的情況只有當罪名相異犯罪構成性質不同時才存在著競合的可能性與必要性。
3、行為所觸犯的數個罪名均無法全面評價該行為即行為所觸犯的各犯罪構成之間應無重合之關系。這是想象競合犯區別于法條競合犯的根本特征在犯罪客體上表現為既適用于范圍較廣的社會關系也適用于范圍較小的社會關系在犯罪主體上表現為既適用于范圍較廣的主體也適用范圍較小的主體主觀方面的重合主要是罪過形式的重合主要是故意的重合既指內容較廣的故意包括內容較單一的故意也指一般故意包括特定故意犯罪過失的重合則主要是行為人應當預見的結果范圍之間的包容關系客觀方面的重合表現在行為方式的完全相同行為的復合性包括行為的單一性或行為的多樣性包括了行為的單純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