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發生工傷單位該怎么辦

導讀:
當職工發生工傷時,工傷保險基金將會代替單位承擔大部分費用,所以單位規避職工工傷風險最好辦法就按照規定及時給職工繳納工傷保險,否則一旦發生工傷單位將承擔所有費用。②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③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④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那么員工發生工傷單位該怎么辦。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當職工發生工傷時,工傷保險基金將會代替單位承擔大部分費用,所以單位規避職工工傷風險最好辦法就按照規定及時給職工繳納工傷保險,否則一旦發生工傷單位將承擔所有費用。②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③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④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關于員工發生工傷單位該怎么辦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合同糾紛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員工發生工傷單位該怎么辦
《工傷保險條例》將職工受到人身傷害的七種情形列為工傷,范圍是非常廣泛的,使得各行各業的用人單位在職工從出門上班到下班回家都有可能承擔工傷的風險,那么當職工發生工傷以后單位應當怎么辦呢?
工傷保險是國家為了規避用人單位的工傷風險,更好的保障職工權益而設定的一項強制性保險。當職工發生工傷時,工傷保險基金將會代替單位承擔大部分費用,所以單位規避職工工傷風險最好辦法就按照規定及時給職工繳納工傷保險,否則一旦發生工傷單位將承擔所有費用。
那么職工在發生工傷事故以后單位需要做些什么呢?
一、《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 傷亡事故發生后 , 負傷者或者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直接或者逐級報告企業負責人。 企業負責人接到重傷、死亡、重大死亡事故報告后 , 應當立即報告企業主管部門和企業所在地勞動部門、公安部門、人民檢察院、工會。”所以工傷事故發生以后,企業首先要做的是將事故上報。
二、單位需要給職工安排工傷鑒定,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但是如果職工是以下原因受到傷害的不被認定為工傷(一)因犯罪或者違反治安管理傷亡的;(二)醉酒導致傷亡的;(三)自殘或者自殺的。
三、當職工被認定為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后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勞動功能障礙分為十個傷殘等級,最重的為一級,最輕的為十級。
單位對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該鑒定結論之日起15日內向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再次鑒定申請。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為最終結論。依據《行政訴訟法》用人單位有權就鑒定的合法性提起行政訴訟。
四、職工工傷保險待遇的支付,依據《工傷保險條例》①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由所在單位按照本單位因公出差伙食補助標準的70%發給住院伙食補助費;經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報經辦機構同意,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的,所需交通、食宿費用由所在單位按照本單位職工因公出差標準報銷。②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③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④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⑤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