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房合同無效后是否可獲拆遷補償

導讀:
其次,A與甲之間的買賣合同關系被法院確認無效后,A已只能根據合同法的相關規定,主張財產返還、損害賠償,根本不可能涉及無效合同項下的標的物拆遷補償。《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八條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后,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那么購房合同無效后是否可獲拆遷補償。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其次,A與甲之間的買賣合同關系被法院確認無效后,A已只能根據合同法的相關規定,主張財產返還、損害賠償,根本不可能涉及無效合同項下的標的物拆遷補償。《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八條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后,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關于購房合同無效后是否可獲拆遷補償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房產糾紛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案例:2000年,某外省農民A租賃了北京通州區某村村民甲的宅基地上房屋;2004年,雙方協商簽訂房屋買賣 合同約定,由A支付人民幣6.7萬購買該租賃房屋,隨后A向甲支付了全部購房款,甲向A交付了該房屋;2007年,甲以A并非本村村民,不能購買涉案房屋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法院依法確認甲與A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無效,并要求A騰退房屋,后法院判決確認該房屋買賣合同無效,但以A不具備騰房條件為由,判決A有權繼續在涉案房屋中居住; 2010年, A另購買了其它住房,并將涉案房屋對外出租;同年8月,甲就涉案房屋與某拆遷公司達成拆遷補償協議,甲獲得被拆遷房屋重置價補償13.9萬元、宅基地區位補償23萬元、提起搬家補償5萬元、其他補償25萬元、按照優惠價格購買新建房屋兩套。隨后甲在涉案房屋的租戶搬離后自行拆除了該房屋。
根據本案的情況,相關法律問題如下:
1.A是否有權要求涉案房屋的拆遷補償?若能,A能獲得哪些拆遷補償?可向法院提出哪些訴訟請求?以誰為被告?
2.若A無權獲得拆遷補償,那A的權利可以獲得哪些救濟?可向法院提出哪些訴訟請求?以誰為被告?
以案釋法:
首先,拆遷補償是針對被拆遷人而言的,而根據拆遷法律規定,一般只能是房屋的所有人為拆遷人(公有住房的承租人除外),而具體到本案中,A與甲的房屋買賣合同已被確認無效,A當然無法取得涉案房屋的所有權,既然A不是涉案房屋的所有人,當然無權享受涉案房屋的拆遷補償款。其次,A與甲之間的買賣合同關系被法院確認無效后,A已只能根據合同法的相關規定,主張財產返還、損害賠償,根本不可能涉及無效合同項下的標的物拆遷補償。最后,雖然法院在確認合同無效時,確認了A的居住利益,但該前提是A當時不具備騰房條件,法院出于“構建和諧社會”的考慮作出的變通,而后來A自購了住房,并自行搬離了涉案房屋,其居住利益當然不會受法律保護。
所以,根據以上解析A只能以甲為被告,主張由于無效合同引起的返還財產、損失賠償,即可以起訴請求判令甲返還A的購房款6.7萬元、賠償A因房屋升值而產生的預期利益(即2004年至2007年期間涉案房屋升值部分)。
了解更多有關房地產常識,請點擊:房地產首頁[page]
本案的參考法條:
《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2001)
第四條 ……本條例所稱被拆遷人,是指被拆遷房屋的所有人。
《北京市集體土地房屋拆遷管理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被拆遷人是指對被拆除房屋擁有所有權的單位或者個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五十八條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后,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房地產頻道為您整理拆遷補償相關知識,歡迎瀏覽,感謝您的閱讀。
了解更多有關房地產常識,請點擊:房地產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