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行拆遷條例的廢除已無懸念

導讀:
國務院法制辦主任曹康泰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坦稱,新拆遷條例遇到的第一個困難就是如何界定公共利益的問題。現在涉及土地、房屋等財產權保護的救濟措施是缺位的,特別是涉及拆遷,法院很多情況下是不受理的,或受理后明顯袒護政府。曹康泰表示,目前國務院法制辦正在就條例草案征求地方意見,還會請被拆遷人表達意見,草案修改完善后,將會盡快公開征求公眾意見。現行拆遷條例的廢除已無懸念,可以說新的拆遷條例對拆遷思維的改變是顛覆性的,限制公權、保護私產,將成為一個準則。這就從另一方面警示我們,在舊拆遷條例仍未廢除前,一定要警惕某些地方政府趕在新條例出臺之前進行突擊拆遷。那么現行拆遷條例的廢除已無懸念。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國務院法制辦主任曹康泰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坦稱,新拆遷條例遇到的第一個困難就是如何界定公共利益的問題。現在涉及土地、房屋等財產權保護的救濟措施是缺位的,特別是涉及拆遷,法院很多情況下是不受理的,或受理后明顯袒護政府。曹康泰表示,目前國務院法制辦正在就條例草案征求地方意見,還會請被拆遷人表達意見,草案修改完善后,將會盡快公開征求公眾意見。現行拆遷條例的廢除已無懸念,可以說新的拆遷條例對拆遷思維的改變是顛覆性的,限制公權、保護私產,將成為一個準則。這就從另一方面警示我們,在舊拆遷條例仍未廢除前,一定要警惕某些地方政府趕在新條例出臺之前進行突擊拆遷。關于現行拆遷條例的廢除已無懸念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房產糾紛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國務院法制辦主任曹康泰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坦稱,新拆遷條例遇到的第一個困難就是如何界定公共利益的問題。他表示新條例將會采取列舉的方式界定公共利益,且傾向于采取對公共利益進行范圍較窄的界定,不過這遭遇了來自地方的不同意見,地方希望能夠將之界定得寬一點。
事實上,公共利益概念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和主觀性,所以物權法沒有界定公共利益的具體范圍。但是新拆遷條例又不能回避公共利益界定問題。對此,一些法學專家認為,在新拆遷條例的修訂過程中,公共利益界定的標準一定不能彈性過大,同時應該給公眾一個參與討論、發表意見的機會。
現實生活中,公民個體在與拆遷方對抗中之所以不惜“以命相搏”,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制度框架內的利益訴求渠道發生了梗阻。中國政法大學蔡定劍教授指出,保護公民財產最重要的、最后的一個手段就是有效的司法救濟。現在涉及土地、房屋等財產權保護的救濟措施是缺位的,特別是涉及拆遷,法院很多情況下是不受理的,或受理后明顯袒護政府。所以,要給公民司法救濟權,不能把公民擋在司法門外。
曹康泰表示,目前國務院法制辦正在就條例草案征求地方意見,還會請被拆遷人表達意見,草案修改完善后,將會盡快公開征求公眾意見。
現行拆遷條例的廢除已無懸念,可以說新的拆遷條例對拆遷思維的改變是顛覆性的,限制公權、保護私產,將成為一個準則。不難想象,新條例出臺后政府的拆遷將不再如過去那樣“行云流水”,成本一定也會增加。這就從另一方面警示我們,在舊拆遷條例仍未廢除前,一定要警惕某些地方政府趕在新條例出臺之前進行突擊拆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