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強拆”頻發拷問新拆遷條例

導讀:
新華社昨天播發《“強拆”事件頻發:引公眾對新法規更多期待》一文透露,近日,記者在河南、安徽、黑龍江等地采訪,各地群眾普遍希望以新的拆遷法律法規規范征地與拆遷行為。民間立法建議前景模糊“當務之急是制定新的征地、拆遷法律法規。但是,被稱為“新拆遷條例”的《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自今年1月公開征求意見至今,“千呼萬喚不出來”。”北京市才良律師事務所律師王xx獲知發生又一起暴力拆遷事件后非常憤慨。外號“王拆遷”的王xx所在的律師事務所曾代理宜黃拆遷一案。《人民日報》日前刊文,指出一些“強拆論”值得警思。那么暴力“強拆”頻發拷問新拆遷條例。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新華社昨天播發《“強拆”事件頻發:引公眾對新法規更多期待》一文透露,近日,記者在河南、安徽、黑龍江等地采訪,各地群眾普遍希望以新的拆遷法律法規規范征地與拆遷行為。民間立法建議前景模糊“當務之急是制定新的征地、拆遷法律法規。但是,被稱為“新拆遷條例”的《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自今年1月公開征求意見至今,“千呼萬喚不出來”。”北京市才良律師事務所律師王xx獲知發生又一起暴力拆遷事件后非常憤慨。外號“王拆遷”的王xx所在的律師事務所曾代理宜黃拆遷一案。《人民日報》日前刊文,指出一些“強拆論”值得警思。關于暴力“強拆”頻發拷問新拆遷條例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房產糾紛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新華社昨天播發《“強拆”事件頻發:引公眾對新法規更多期待》一文透露,近日,記者在河南、安徽、黑龍江等地采訪,各地群眾普遍希望以新的拆遷法律法規規范征地與拆遷行為。
又現拆遷命案太原抓獲六人
10月30日凌晨,太原市晉源區的古寨村村民武xx和孟xx在家中遭到拆遷公司組織的社會人員暴力毆打。武xx受傷住院,孟xx被毆致死。
武xx和孟xx的房子處于太原市濱河西路南延工程范圍內。這條正在修建的道路建成后將成為與濱河東路、濱河西路同級的城市一級主干道,原本預計于11月初具備通車條件。該工程涉及晉源區4個鄉鎮的11個行政村,分為附屬物拆遷和房屋拆遷,拆遷工作由一家名叫同心的拆遷公司負責。
據武xx所言,由于補償等很多問題沒談攏,拆遷一直沒有進行。怕有人趁夜里偷拆房子,這段時間,兩人便住在一起看房子。
太原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支隊長李xx介紹,已有六名主要犯罪嫌疑人被抓。經過初步審查得知,負責該處拆遷的同心舊建筑拆遷公司為了加快拆遷進度,組織了一些社會人員在當天凌晨,突然闖入被拆遷人的院子里,對留守人員暴力毆打,然后準備將這些房子拆遷。
事件發生后,太原市政府已經責成當地政府對受害者家屬進行安撫,目前,當地已經成立6個專項工作組展開工作。
然而,事件真相仍有待進一步調查。
比如,這一涉及公共項目的拆遷,為何任由拆遷公司濫施暴力?政府是否提前介入規范拆遷行為?
民間立法建議前景模糊
“當務之急是制定新的征地、拆遷法律法規。”北京大學憲法與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姜明安認為,通過系統的規定,進一步明確公共利益的具體范圍,確保“先補償后拆遷”的原則落到實處,只有完善法律規范體系,各方利益訴求才能有序、充分博弈,尤其是被拆遷人的合法權益才能得到保護。
姜明安建議,新的拆遷條例,首先應明確按市價補償的原則,由雙方共同選定第三方評估機構評估;另外,還應按“房價+地價”的方案補償,現在各地補償只講房價、不講地價是不合理的。
但是,被稱為“新拆遷條例”的《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征求意見稿)》自今年1月公開征求意見至今,“千呼萬喚不出來”。
“簡直就是肆無忌憚!”北京市才良律師事務所律師王xx獲知發生又一起暴力拆遷事件后非常憤慨。
外號“王拆遷”的王xx所在的律師事務所曾代理宜黃拆遷一案。
今年10月底,王xx會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中國建設管理與房地產研究中心,共同起草了《不動產征收征用管理法(立法建議稿)》,期望在新法規難產的情況下以民間立法提案的形式建議人大立法。
“我們給人大法工委打過電話,但是法工委說現在沒有把這個列入立法計劃的意向。”全國律協日前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全國律協正試圖聯系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擬將此草案在明年全國兩會期間以議案或提案的形式提出。
農村征地如何完善
上述通報的暴力拆遷事件發生在農村。
為改善失地農民的境況,國土資源部7月發出的《關于進一步做好征地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逐步提高征地補償標準。《通知》強調,做到先安置后拆遷,堅決制止和糾正違法違規強制拆遷行為。
昨天(1日),在北京大學法律經濟學研究中心舉辦的“法律經濟學與中國”研討會上,北大法學院講師陳若英告訴本報記者,農村集體所有土地的征收、補償標準沒有現成的法律來規定,修改已有法律也有些障礙,等的時間會很長。不過陳若英的另一個判斷是,對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管理條例的修改,能推動農村集體所有土地有關法律的修改。
無論觀點如何碰撞,各界對于完善拆遷管理所表達的愿望是一致的。
《人民日報》日前刊文,指出一些“強拆論”值得警思。文章強調,拆遷中,政府、老百姓、開發商都有各自的訴求,這原本都很正常。當這些訴求發生沖突時,訴諸既定的法律,是法治國家的常態。
新拆遷條例的內容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草案)》。
按照統籌兼顧工業化、城鎮化需要和房屋被征收群眾利益,把公共利益同被征收人個人利益統一起來的總體要求,條例草案規定:
一是對被征收人的補償包括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搬遷與臨時安置補償、停產停業損失補償和補助、獎勵。對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于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對符合住房保障條件的被征收人除給予補償外,政府還要優先給予住房保障。
二是征收范圍。確需征收房屋的各項建設活動應當符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和專項規劃,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和舊城區改建還應當納入市、縣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年度計劃。
三是征收程序。擴大公眾參與程度,征收補償方案要征求公眾意見,因舊城區改建需要征收房屋,多數被征收人認為征收補償方案不符合本條例規定的,還要組織聽證會并修改方案,政府作出房屋征收決定前,應當進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
四是政府是房屋征收與補償的主體。禁止建設單位參與搬遷,承擔房屋征收與補償具體工作的單位不得以營利為目的。
五是取消行政強制拆遷。被征收人超過規定期限不搬遷的,由政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此外,條例草案還對違反本條例的行為設定了嚴格的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