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實踐中對想像競合犯的處罰應當注意的幾個問題

導讀:
我國刑法理論和司法實踐一般認為想像競合犯是外觀上的數罪裁判上的一罪從一重罪處斷,我國刑法理論和司法實踐一般認為想像競合犯是外觀上的數罪裁判上的一罪從一重罪處斷,如刑法第232條故意殺人罪和刑法第234條第2款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死亡罪的刑種、刑期完全相同在定罪時就必須根據犯罪的目的、犯罪情節和危害后果定罪,如刑法第232條故意殺人罪和刑法第234條第2款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死亡罪的刑種、刑期完全相同在定罪時就必須根據犯罪的目的、犯罪情節和危害后果定罪。
我國刑法理論和司法實踐一般認為想像競合犯是外觀上的數罪裁判上的一罪從一重罪處斷。既然是將數罪作為一罪處斷而不實行數罪并罰就必然存在什么樣的數罪應當作為想像競合犯處罰什么樣的數罪應當實行數罪并罰的認定問題。司法實踐中對想像競合犯正確定罪還存在許多具體問題其中最為首要的問題就是重罪與輕罪的比較問題。如刑法第232條故意殺人罪和刑法第234條第2款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死亡罪的刑種、刑期完全相同在定罪時就必須根據犯罪的目的、犯罪情節和危害后果定罪。關于司法實踐中對想像競合犯的處罰應當注意的幾個問題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刑事辯護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我國刑法理論和司法實踐一般認為想像競合犯是外觀上的數罪裁判上的一罪從一重罪處斷。既然是將數罪作為一罪處斷而不實行數罪并罰就必然存在什么樣的數罪應當作為想像競合犯處罰什么樣的數罪應當實行數罪并罰的認定問題。如何確定想像競合犯中的數罪問題不僅是刑法理論上存在爭論的問題而且也是司法實踐中極易混淆的難題。司法實踐中對想像競合犯正確定罪還存在許多具體問題其中最為首要的問題就是重罪與輕罪的比較問題。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主刑的輕重順序是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的輕重順序是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如何比較法定刑的輕重主要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一首先應當比較各罪法定刑的上限
法定刑的上限是指一罪中刑法分則所規定的法定最高刑法定最高刑包括刑種和刑期兩種情況。對于刑種不同的比較刑種的輕重較重的刑種為重罪如刑法第232條故意殺人罪和刑法第234條第1款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的死刑重于故意傷害罪的3年有期徙刑故意殺人罪顯然是重罪刑種相同的比較刑期刑期較長的為重罪如刑法第233條過失致人死亡罪和刑法第235條過失致人重傷罪過失致人死亡罪和過失致人重傷的法定最高刑都是有期徒刑但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刑期提7年以下比過失致人重傷罪長顯然應當定過失致人死亡罪。如果各罪法定的刑的上限或重罪相同比較各罪次重的刑種或者刑期刑種較重或刑期較長的是重罪比較的方法與前述相同。
二其次應當比較各罪法定刑的下限
法定刑的下限是指一罪中刑法分則所規定的法定最低刑法定最低刑同樣包括刑種和刑期兩種情況。比較各罪法定刑的下限應當是在各罪法定刑的上限相同的情況下才會出現也就是說如果各罪法定刑的上限不同則按照各罪法定刑的上限比較各罪法定刑的上限相同則按照各罪法定刑的下限比較。在比較各罪法定刑的下限時對于刑種不同的較重的刑種為重罪刑種相同的比較刑期刑期較長的為重罪。其比較的方法同。
三在各罪法定的刑的上、下限完全相同的情況下從刑期和刑種上就無法進行比較
這時必須根據犯罪人的犯罪目的以及犯罪的事實、情節和造成的危害結果等進行比較定罪。如刑法第232條故意殺人罪和刑法第234條第2款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死亡罪的刑種、刑期完全相同在定罪時就必須根據犯罪的目的、犯罪情節和危害后果定罪。如果行為的犯罪目的、犯罪情節和危害結果符合殺人罪的構成要件就定殺人罪反之則定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死亡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