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積小于144m2 為何要交3%契稅?

導讀:
某樓盤業主辦房產證時認為發展商存在欺騙誤導行為辦理房產證對于業主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時刻。據該樓盤某洋房組團的業主表示,當初他們購買房子的時候,銷售人員都表示面積在144平方米以下的按照1.5%的標準交納契稅,但是現在接到的通知里面稱,樓盤容積率要按整個樓盤計算,即將高層組團與別墅區統一計算。其計算結果是整個樓盤的容積率為0.88,所以需要繳納3%的契稅。按照這些規定來看,該樓盤的容積率低于1.0,屬于非普通住宅,理應按照3%的標準交納契稅。但現在開發商表示要交3%的契稅,業主認為開發商存在欺騙消費者的行為。那么面積小于144m2。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某樓盤業主辦房產證時認為發展商存在欺騙誤導行為辦理房產證對于業主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時刻。據該樓盤某洋房組團的業主表示,當初他們購買房子的時候,銷售人員都表示面積在144平方米以下的按照1.5%的標準交納契稅,但是現在接到的通知里面稱,樓盤容積率要按整個樓盤計算,即將高層組團與別墅區統一計算。其計算結果是整個樓盤的容積率為0.88,所以需要繳納3%的契稅。按照這些規定來看,該樓盤的容積率低于1.0,屬于非普通住宅,理應按照3%的標準交納契稅。但現在開發商表示要交3%的契稅,業主認為開發商存在欺騙消費者的行為。關于面積小于144m2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房產糾紛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某樓盤業主辦房產證時認為發展商存在欺騙誤導行為
辦理房產證對于業主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時刻。因為只有拿到了房產證,心里的最后一塊石頭才最終落地。而在花都區的某樓盤,買房近兩年后終于迎來了辦理房產證的階段。但讓業主欣喜之余又倍感憤怒,因為接到一紙通知,原先只需交納1.5%的契稅,現在變成了3%。
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據該樓盤某洋房組團的業主表示,當初他們購買房子的時候,銷售人員都表示面積在144平方米以下的按照1.5%的標準交納契稅,但是現在接到的通知里面稱,樓盤容積率要按整個樓盤計算,即將高層組團與別墅區統一計算。其計算結果是整個樓盤的容積率為0.88,所以需要繳納3%的契稅。
契稅既看面積也看容積率
為什么容積率會決定契稅的標準呢?其實這與房子是否為“普通住宅”有關。按照廣州市的規定,“廣州普通住房應同時滿足以下條件:住宅小區建筑容積率在1.0以上;單套建筑面積在144平方米以下。”而按照契稅的有關規定,普通住宅的契稅為1.5%,非普通住宅的為3%。
按照這些規定來看,該樓盤的容積率低于1.0,屬于非普通住宅,理應按照3%的標準交納契稅。但是該組團業主對此仍感難以接受。
據了解,買樓時有部分業主注意到容積率的問題,其中有人就此向銷售人員詢問,銷售人員也明確表示按照1.5%的標準交契稅,開發商的承諾給了業主“定心丸”。據業主介紹,在與開發商簽訂認購書和購房合同時,里面都明確標明交1.5%的契稅。但現在開發商表示要交3%的契稅,業主認為開發商存在欺騙消費者的行為。如果一定要求交納3%的契稅,業主只能承擔1.5%,開發商需要自行承擔剩下的1.5%。
若認為誤導可訴諸法律
對于該樓盤業主遇到的問題,記者咨詢了相關法律人士。律師朱小姐表示,契稅是由國家征收的而不是開發商,因此業主要順利辦理房產證,必須按照國家的規定執行。但是對于合同中存在的誤導行為,業主可以據此與開發商協商或者向有關方面反映,必要時可訴諸法律手段。
在上述樓盤遇到的問題中,記者也注意到不少業主存在的兩個誤區。一個是只看到面積而忽略了容積率的問題,容積率要以整個項目來計算,這個容積率是規劃之初便已確定的。此外,契稅的硬指標除了容積率和面積外,還與不同時期的相關政策有關。例如最新的契稅標準還跟個人、家庭所擁有的住房套數相關。多了解這方面的知識,買房才能避免麻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