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維權同時需守約,定金罰則有制約

導讀:
消費者和商家協商是否可以退回定金,而商家態度堅決,表示是由于消費者的原因導致合同無法繼續履行,所以定金不能退還。可是從法理上來說,如果確實是由于消費者的原因而無法履行合同,那么按照定金罰則,消費者無權要回定金。上海東弘律師事務所的沈劼律師介紹說,關于消費者所支付的定金,《合同法》規定:當合同不履行時,適用定金罰則:即支付方違約的,無權收回;接受方違約的,應雙倍返還。定金罰則對雙方都有制約。但是消費者的行為是否構成違約,還是有待商榷的。當把《合同法》的這一規定告知商家時,商家終于愿意給消費者退定金。那么消費者維權同時需守約,定金罰則有制約。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消費者和商家協商是否可以退回定金,而商家態度堅決,表示是由于消費者的原因導致合同無法繼續履行,所以定金不能退還。可是從法理上來說,如果確實是由于消費者的原因而無法履行合同,那么按照定金罰則,消費者無權要回定金。上海東弘律師事務所的沈劼律師介紹說,關于消費者所支付的定金,《合同法》規定:當合同不履行時,適用定金罰則:即支付方違約的,無權收回;接受方違約的,應雙倍返還。定金罰則對雙方都有制約。但是消費者的行為是否構成違約,還是有待商榷的。當把《合同法》的這一規定告知商家時,商家終于愿意給消費者退定金。關于消費者維權同時需守約,定金罰則有制約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合同糾紛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定金罰則對雙方都有制約
讀者反映問題,他和商家簽了一份協議,約定在某段時間由商家提供某項服務,或者是消費者購買大宗商品,根據協議內容,消費者預先支付商家一筆定金。但是后來由于種種原因,消費者決定不再和商家履行協議。消費者和商家協商是否可以退回定金,而商家態度堅決,表示是由于消費者的原因導致合同無法繼續履行,所以定金不能退還。
從心理上來說,消費者的感受可以理解,什么服務都沒獲得,卻要讓那一筆定金打水飄,而且所付定金往往價格不菲,5000元、1萬元,都是很普遍的數目。
可是從法理上來說,如果確實是由于消費者的原因而無法履行合同,那么按照定金罰則,消費者無權要回定金。上海東弘律師事務所的沈劼律師介紹說,關于消費者所支付的定金,《合同法》規定:當合同不履行時,適用定金罰則:即支付方違約的,無權收回;接受方違約的,應雙倍返還。
定金罰則對雙方都有制約。消費者簽名必須謹慎,當你簽下大名的時候,表明你已認可了合同中的內容,如果合同內容沒有顯失公平,那么你就得承擔合同中所列明的責任。這是一種契約精神。
當對格式條款的理解有爭議時
消費者有時也會有委屈,他們表示自己并非無故違約,是有原因的,而這原因也符合合同上所注明的解除合同的條件,只是商家并不承認,認為消費者是在鉆文字的漏洞,是想通過鉆空子的方法要回自己的定金。
對這一類的案例,德衡律師集團(上海)事務所的律師秦玉罕作了分析:合同經雙方簽字確認后即已生效,根據定金罰則,當支付定金一方違約時,無權要求返還。但是消費者的行為是否構成違約,還是有待商榷的。問題的關鍵是要了解對合同中約定不明或有爭議的條款要如何解釋。對于格式條款,《合同法》規定,對格式條款的理解發生爭議的,應當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釋。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
根據這樣一條《合同法》的規定,曾有消費者爭取回她所支付的定金,因為在她和商家所簽訂的合同上,有一條是退定金的約定,商家在格式合同上寫的是需要有一份“特別說明”,但并沒有明確說明什么是“特別說明”。后來當消費者手拿一份“特別說明”,以為自己滿足了解除合同的條件時,商家卻不認可。當把《合同法》的這一規定告知商家時,商家終于愿意給消費者退定金。
對于商家來說,作為提供格式合同的一方有提示、說明的義務,應當提請對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責任的條款,并按照對方的要求進行說明。商家不能為了銷售業績,只說明對消費者有利的內容,而刻意隱瞞那些對消費者不利的內容,這樣會讓消費者在信息不全面的情況下作出自己的決定,而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如果格式條款的提供方沒有盡到說明義務,也要承擔相應的不利后果。[page]
同時沈劼律師提醒消費者注意的是,《擔保法》規定,定金不得超過主合同價款的20%,超過的部分只能算作預付款,所以如果商家向消費者所收的定金超過了20%,那么由于消費者原因而無法履行合同時,消費者可以要求拿回所支付的超過20%的款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