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訂加工合同時小心詐騙陷阱

導讀:
據工商人員介紹,在他們接到投訴中,類似的合同詐騙時有發生,需引起人們的重視。同時,他們提醒大家,在簽訂委托加工、加工定做、提供種源、回收成品等合同時應特別小心,很多騙子利用這類合同實施詐騙。詐騙者精心設計了合同條款,即使有關管理部門懷疑其有詐騙行為,但沒有證據,不易實施處罰。要防止上當受騙,人們在選擇致富項目時一定要謹慎從事,多學點合同法律知識,或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咨詢,避免陷入合同詐騙的陷阱。那么簽訂加工合同時小心詐騙陷阱。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據工商人員介紹,在他們接到投訴中,類似的合同詐騙時有發生,需引起人們的重視。同時,他們提醒大家,在簽訂委托加工、加工定做、提供種源、回收成品等合同時應特別小心,很多騙子利用這類合同實施詐騙。詐騙者精心設計了合同條款,即使有關管理部門懷疑其有詐騙行為,但沒有證據,不易實施處罰。要防止上當受騙,人們在選擇致富項目時一定要謹慎從事,多學點合同法律知識,或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咨詢,避免陷入合同詐騙的陷阱。關于簽訂加工合同時小心詐騙陷阱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合同糾紛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日前,顏縣到濟南市工商局歷城分局投拆稱,一年前,他與某公司簽訂了一份委托加工協議,合同約定某公司(甲方)向顏某(乙方)提供防真工藝品生產工藝的培訓,乙方按甲方提供的樣品組織生產,產品由甲方按產品成本的雙倍價格回收,乙方向甲方交納1800元的信譽保證金,當乙方累計供貨金額達2000元時,甲方退還保證金200元,依次類推,返完為止。合同有效期為一年,結果,當合同期滿時,乙方遠沒有完成合同約定的供貨任務,到公司交涉時才發現該公司已是人去樓空。
據工商人員介紹,在他們接到投訴中,類似的合同詐騙時有發生,需引起人們的重視。同時,他們提醒大家,在簽訂委托加工、加工定做、提供種源、回收成品等合同時應特別小心,很多騙子利用這類合同實施詐騙。詐騙者利用部分農民或下崗人員求職難、致富無門的現狀,拋出一些誘人的、熱門的經營項目,吸引人們來洽談,然后,利用自己制作的協議書同對方簽訂合同。合同簽訂以后,被騙方往往有較長的培訓期,等他們學會制作方法等技術,生產加工出產品后,詐騙者又會以種種借口把違約責任推給對方,從而達到詐取定金、保證金、違約金、樣品鑒定服務費、資料費、設備款等費用的目的。詐騙者精心設計了合同條款,即使有關管理部門懷疑其有詐騙行為,但沒有證據,不易實施處罰。要防止上當受騙,人們在選擇致富項目時一定要謹慎從事,多學點合同法律知識,或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咨詢,避免陷入合同詐騙的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