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買車要小心購車合同貓膩

導讀:
消費者過車簽訂合同時要小心購車合同的貓膩,本文案例顯示合同中,經銷商表示將贈送車身膜、腳墊、行車記錄儀、座套及真皮座椅。然而,看似順利的購車流程,卻在購車合同環節暗藏陷阱。等待數天后,程先生要求經銷商當天必須將裝飾做完時,銷售人員稱購車合同丟失,需要拿程先生手中的合同進行備份,并簽署了一份與程先生手中一樣的合同,并讓他簽字。根據程先生購車合同出現的情況,附加條款需要在合同簽字前進行確認,而手寫的條款,需要蓋章和雙方確認并簽字,程先生可以向法院主張自己的權利。那么消費者買車要小心購車合同貓膩。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消費者過車簽訂合同時要小心購車合同的貓膩,本文案例顯示合同中,經銷商表示將贈送車身膜、腳墊、行車記錄儀、座套及真皮座椅。然而,看似順利的購車流程,卻在購車合同環節暗藏陷阱。等待數天后,程先生要求經銷商當天必須將裝飾做完時,銷售人員稱購車合同丟失,需要拿程先生手中的合同進行備份,并簽署了一份與程先生手中一樣的合同,并讓他簽字。根據程先生購車合同出現的情況,附加條款需要在合同簽字前進行確認,而手寫的條款,需要蓋章和雙方確認并簽字,程先生可以向法院主張自己的權利。關于消費者買車要小心購車合同貓膩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合同糾紛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消費者過車簽訂合同時要小心購車合同的貓膩,本文案例顯示合同中,經銷商表示將贈送車身膜、腳墊、行車記錄儀、座套及真皮座椅。同時,銷售人員稱,在新車驗車后,可以到裝飾店中加裝贈送的裝飾。但此后,程先生多次催促經銷商何時能夠做裝飾,但銷售人員一直推脫。
事件回顧
最近,想換車的程先生看中了廠家指導價12.78萬元的一款新車。在4s店詢價并確定購買車型時,由于程先生在北京交納社保證明不足一年,4s店無法辦理分期付款,無奈中程先生只能轉投其他經銷店。
正在此時,程先生在位于昌平區天通苑附近的一家二級經銷商處,被銷售人員告知能夠為其辦理購車業務,只是貸款利率要高于4s店的標準,急于用車的程先生最終決定在該店購買車輛。“不僅能辦貸款,而且店內該車型的優惠幅度也比4s店要高2000元,感覺挺合適的。”程先生表示。
然而,看似順利的購車流程,卻在購車合同環節暗藏陷阱。據了解,合同中,經銷商表示將贈送車身膜、腳墊、行車記錄儀、座套及真皮座椅。同時,銷售人員稱,在新車驗車后,可以到裝飾店中加裝贈送的裝飾。但此后,程先生多次催促經銷商何時能夠做裝飾,但銷售人員一直推脫。等待數天后,程先生要求經銷商當天必須將裝飾做完時,銷售人員稱購車合同丟失,需要拿程先生手中的合同進行備份,并簽署了一份與程先生手中一樣的合同,并讓他簽字。程先生說:“可能是店中太忙,弄丟合同可以理解,就在合同上簽了字。”隨后,銷售人員以原合同作廢為由,將程先生手中的合同收走。
此后,銷售人員帶領程先生去為新車做裝飾,但在裝飾做完后,銷售人員向其重新出示了購車合同,上面多了一項手寫的“裝飾款1.29萬元由客戶支付”的條款,并明確告知:“經銷商就是靠售后賺錢,而且目前只有這一份合同,能夠成為書面證據。”程先生表示:“在和商家協商后,支付了6700元才最終了結。”
律師觀點:購車合同需細看
消費者購車時除了要留意經銷商的資質外,還要多注意合同中的條款和售后服務,同時在合同變更時,仍然需要根據正規的合同簽訂流程,重新訂立合同。根據程先生購車合同出現的情況,附加條款需要在合同簽字前進行確認,而手寫的條款,需要蓋章和雙方確認并簽字,程先生可以向法院主張自己的權利。
專家建議:正規渠道買車更保險
消費者買車時,還是盡量到正規4s店。目前,有些二級經銷商具有廠家直接授權,有些是與4s店進行合作,但其中也有一些“黃牛”公司。與4s店合作的二級經銷商和“黃牛”公司,與4s店進行業務分賬。雖然在車價上,二級經銷商往往打出比4s店更低的售價,但在車源和購車環節上,一些不正規的二級經銷商經常設置購車陷阱,例如合同造假、銷售有缺陷的車輛等,消費者在買車時還需謹慎。
(原標題:消費者購車謹防“貓膩”合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