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地簽訂合同 預防合同詐騙與合同風險 正確地簽訂合同 預防合同詐騙與合同風險 如何防止合同欺詐及合同陷阱

導讀:
關于如何正確地簽訂合同,不同的情況自然有不同的要求。根據合同詐騙的特點.為了防止對方利用合同條款來弄虛作假,應該嚴格審查合同各項條款以便使合同權利義務關系規范、明確,便于履行。那么,合同詐騙怎么起訴?關于正確地簽訂合同,預防合同詐騙與合同風險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合同糾紛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關于如何正確地簽訂合同,不同的情況自然有不同的要求。根據合同詐騙的特點.為了防止對方利用合同條款來弄虛作假,應該嚴格審查合同各項條款以便使合同權利義務關系規范、明確,便于履行。那么,合同詐騙怎么起訴?關于正確地簽訂合同,預防合同詐騙與合同風險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合同欺詐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預防合同詐騙與合同風險
一、在簽訂合同以前,經營者必須認真審查對方的真實身份和履約能力。審查身份就是查對方的經營主體資格是否合法和真實存在。審查履約能力就是要查清對方現有的、實際的、真實的經營情況。
如果我們按照信用風險控制的一般程序進行至此,通過信用調查和信用分析最終形成的信用評價報告將對對方的真實身份和履約能力有一個較為全面的介紹。如果我們之前沒有進行信用調查和信用分析,為了避免上當受騙,簽約前應盡可能通過信函、電報、電話或直接派人上門了解等方式對對方的資信情況進行仔細的調查,切實掌握與了解對方的真實身份和履約能力。
二、審查合同公章與簽字人的身份,確保合同是有效的。如果對方公章為法人的分支機構公章或內設機構,應要求其提供所屬法人機構的授權書。對方在合同上簽公章,并不能保證合同是有效的,還必須保證合同的簽字人是對方的法定代表人或經法人授權的經辦人。如對方簽字人是企業的法人代表,那么在簽訂合同之前,應要求對方提供法人代表身份證明,營業執照副本或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出具的法人資格證書;如對方僅系企業的業務人員,則還應讓其提供企業及其法人代表的授權委托書、合同書、業務人員自身的身份證明以及財產擔保書等相關證明文件,切忌僅憑對方提供的銀行賬戶、合同專用章等不全面、不規范的文件就與其簽訂合同。同時也應該從根本上杜絕那種僅憑老關系、熟面孔或熟人的介紹就與對方簽訂合同的做法。
三、簽訂合同時應當嚴格審查合同的各項條款,有條件的不妨向專業人員咨詢。根據合同詐騙的特點.為了防止對方利用合同條款來弄虛作假,應該嚴格審查合同各項條款以便使合同權利義務關系規范、明確,便于履行。對于合同的主要條款,特別是關于交貨地點、交貨方式、質量標準、結算方式、貨物價格的約定更要力求表達的清晰、明確、完整,決不能含混不清或者模棱兩可,給合同以后的履行埋下隱患。
四、約定信用監督條款(CS條款)。CS條款分為一般CS條款和特殊CS條款,在合同約定信用條款的方法是,即在合同中直接加上CS條款。一般CS條款:本合同根據誠信的原則簽訂和執行,一方失信或違約的,另一方有權在國際信用監督網公開投訴欄目中進行公開投訴,也有權憑法院、仲裁機構、行政機關的有效文書將對方失信或違約的事實在國際信用監督網黑名單欄目中進行永久曝光。特殊CS條款詳見第三章。人們都怕曝光,騙子也不例外,因為一旦被曝光,將會影響他繼續騙人。約定CS條款,可以利用ICE8000國際信用監督體系的爭議解決機制解決問題,在實踐中將大大減少受騙的機會。本條款必須保證對方提供的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證件與營業執照的復印件是真實的。
五、約定違約條款。違約條款是明確約定違約的責任,為將來可能的訴訟與維權打下良好的基礎。違約條款中可以明確約定違約金或欠款的利息。如:甲方未按期完工的,向乙方支付違約10萬元。
六、約定爭議管轄權條款。爭議管轄權條款的約定用于避免對方精心設計的司法陷阱。一些騙子往往在其所在地經營了良好的社會關系,利用地方保護主義逃避法律制裁。一般應約定由自己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轄,雙方實在無法達成一致意見時,應當約定雙方所在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約定雙方所在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時,如果發生了爭議,應當盡快向本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否則,如果對方先起訴的,對方的人民法院將首先立案,你將不得不到對方所在地打官司,對財力與精力消耗都比較大。當然也可以選擇一個公信力高的仲裁機構進行裁決。
約定由一方所在地法院管轄的方法:本合同未盡事宜,雙方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任一方均有權向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進行起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