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賣二手房簽陰陽合同的法律風險有哪些

導讀:
陰陽合同被查出后稅務部門可能對偷逃契稅的買方給予補繳稅款、罰款等行政處罰。劉先生同意了,并口頭約定過戶當天支付剩下的18萬房款。實踐中,鑒于買賣雙方簽訂“陰陽合同”的行為嚴重違反了稅收管理規定,有關部門查實后,如果屬于一般偷稅行為,行政機關有權給予罰款、拘留等行政處罰;如果偷稅數額較大、次數較多,則可能構成犯罪。那么買賣二手房簽陰陽合同的法律風險有哪些。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陰陽合同被查出后稅務部門可能對偷逃契稅的買方給予補繳稅款、罰款等行政處罰。劉先生同意了,并口頭約定過戶當天支付剩下的18萬房款。實踐中,鑒于買賣雙方簽訂“陰陽合同”的行為嚴重違反了稅收管理規定,有關部門查實后,如果屬于一般偷稅行為,行政機關有權給予罰款、拘留等行政處罰;如果偷稅數額較大、次數較多,則可能構成犯罪。關于買賣二手房簽陰陽合同的法律風險有哪些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合同糾紛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第一,再次出售時承擔高昂的差價稅負的風險,買方往往是在賣方同意讓價的條件下而配合簽訂“陰陽合同”的。但是買方切不可只關注眼前的利益、因為買方的角色隨時可能轉換成賣方。本次交易中原來的賣方做低價格后逃避了稅負、但等到將來買家賣出房屋時,買家可能就要面臨兩個問題:一是由于買入價低,房屋出售時估值也會相應降低;二是再次賣出和買入價之間的差額較大而承擔高額的個人所得稅稅負。
第二,行政處罰的風險。房地產買賣中,買方應按成交金額的一定比例繳納契稅。陰陽合同被查出后稅務部門可能對偷逃契稅的買方給予補繳稅款、罰款等行政處罰。
第三,刑事處罰的風險。根據《刑法》的規定如果買方偷逃的契稅數額達到標準則買方可能直接被追究偷稅罪的刑事責任。另外如果賣方偷逃稅額達到標準則買方也有可能被作為偷稅罪的共同犯罪人與賣方一同受到刑事責任的追究。
案例介紹:
市民劉先生將一套97平方米的房子通過中介掛牌出售,掛牌價88萬元。不到一個星期,中介就聯系好了買家。辦理過戶手續前,中介提出建議,不走二手房資金監管程序,在合同中把交易價改成5000元/平方米左右,房款50萬元,剩下的38萬元房款完成過戶時由買家支付給劉先生,這樣能省下好幾萬的稅費。為了打消劉先生的顧慮,買方也提出,“避稅”房款可以先付給劉先生20萬元,完成過戶后再付剩下的18萬元。劉先生同意了,并口頭約定過戶當天支付剩下的18萬房款。但令劉先生沒想到的是,過戶手續完成后,買方卻以“剩余房款為20萬元而不是38萬元”為由拒絕支付當初口頭約定的18萬元余款。雙方的糾紛經房管局多次調解均沒有結果,原因就是那份“陰陽合同”.
法律評析:
二手房買賣“陰陽合同”是指買賣雙方在二手房屋買賣過程中,簽一份注明實際交易價格的合約并實際履行的“陰合同”,而向房管局、稅務局等主管部門申報時使用另外一份“陽合同”,報一個較低的價格以降低稅費。
“陰陽合同”從表面上看似符合買賣雙方的利益,但實際上對買賣雙方的風險都比較大。對于賣房者來說,要防止買房者只按照“陽合同”簽訂的價格付款,對于買房者來說,如果他再次售房的話,所繳的稅款可能會大幅增加。實踐中,鑒于買賣雙方簽訂“陰陽合同”的行為嚴重違反了稅收管理規定,有關部門查實后,如果屬于一般偷稅行為,行政機關有權給予罰款、拘留等行政處罰;如果偷稅數額較大、次數較多,則可能構成犯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