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高效、和諧的團隊是企業成功的關鍵。
然而,當團隊陷入“群龍無首”的困境,成員間各自為政、互不服膺時,企業的管理難度將顯著增加,企業的創新能力和執行力將大打折扣,業績提升也將變得異常艱難。
“群龍無首”的現象在企業管理中并不罕見,為什么會形成這樣的局面呢?
在創業初期,由于團隊規模較小,成員間往往能夠憑借共同的熱情和信念緊密合作。但隨著企業的逐步壯大,團隊成員的增多和利益訴求的復雜化,員工們將更多地關注個人得失,而忽視了企業的整體利益,缺乏有效的領導核心和統一的管理思想逐漸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
此時,如果團隊成員之間不能形成有效的協作和制約機制,就容易形成各自為政的山頭,然后在各不相讓中出現“群龍無首”的局面。這種局面不僅阻礙了企業的快速發展,更是許多創業老板心中的一塊巨石,令他們倍感困擾又束手無策。
如何有效化解群龍無首、業務提升乏力的局面,讓企業重新煥發活力呢?
一、創業8年,營業額未突破3000萬
A企業,是一家典型的紡織品生產家族企業,核心團隊的員工與創始人之間的關系為夫妻、兄弟姐妹、妹夫、表弟、堂弟,還有曾與創始人一起打工的老同事等。
A老板雖然很勤奮、很努力、很辛苦,也很有擔當,總想著以一個人的努力扛起所有人的幸福和快樂,但是無論他怎么努力公司的業績就是上不來,創業八年營業額一直沒突破3000萬。
后來A老板通過學習平臺了解到我們,并真誠地邀請我們為他的企業問診把脈。
二、企業家族化經營:老板一股獨大、部門群龍無首
經過盡調我們發現該企業存在諸多家族企業共性的問題:
A老板在公司中處于一股獨大的地位,重要的經營決策基本都是老板一人拍板決定,家長式的管理讓所有部門和員工都失去了創造性和能動性。
此外,業績不能提升的根本原因是營銷部門群龍無首,四個業務員一個是老板的妹夫、一個老板姐夫的弟弟、一個是老板的堂弟,還有一個是從打工開始跟隨老板十余年的老伙計。業務部四個人,誰也管不了誰,誰也說服不了誰,屬于典型的“群龍無首”格局,根本不可能形成一個有戰斗力的團隊。
三、結構改造:業績明顯提升,次年超過5000萬,第三年達到8000萬
經過與A老板的多次溝通,A老板下定決心進行整改:樹立平臺意識,創新機制,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為此,我們針對A公司的情況,針對性地設計了一整套的整改方案,其中對營銷部門的改造方案如下:
1、既然誰也不服誰,干脆就讓他們獨立經營,為每一名業務員設立一個獨立的運營平臺;
2、成立運營公司,其中項目公司占70%的股份,業務員占30%的股份;
3、設定500萬元的經營目標,每超過100萬元給予一個分紅點的獎勵;
4、當業績超過2500萬元后,根據業績拿出一定的比例獎勵團隊,然后利潤部分再按五五分成;
5、協議有效期:五年。
通過以上整改,A公司當年的業績就明顯提升、直接突破了3000萬!第二年A公司定下了5000萬的經營目標,順利達成。第三年A公司的業績還在繼續增長,年度營業額超過了8000萬,并很快就突破億元大關!
企業的發展,最終需要人才來實現,并通過他們為中心來形成團隊進而實現企業的發展規劃和目標。以上的結構優化方案只是一個過渡模式,旨在通過這樣的競爭模式發現對公司發展既有能力又忠誠的銷售人才,最終培養為銷售總監和運營總裁。
中國的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大都是從個體經營和家族式經營開始,雖然持著公司的名,其實大都沒有按公司的要求來運作,經營管理不規范也是常態。加之市場競爭和社會生態的復雜性,企業都有一個從混沌狀態到逐步規范的過程,根據企業的發展需要逐步優化升級。通過規劃與結構化處理,助力企業實現團隊發展、業績提升、穩定傳承。
基于多年的企業顧問經驗,我們深諳創業的艱辛與不易。為此,我們結合“法律知識+管理經驗+中國傳統五行文化”打造了“常青樹產品”,幫助創業者和企業老板們優化團隊結構、突破發展瓶頸,助力想交班的老板們提前做好子女及傳承規劃,確保企業平穩過渡,讓企業煥發又一春!
若您對此話題和產品有更深的興趣與見解,歡迎留言,共同探討關于人生和事業中的智慧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