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拆遷人有哪些權利

導讀:
如果實質要件不具備,則被拆遷人可以行政起訴,要求撤銷《拆遷許可證》;而形式要件如果不具備,則根本無法展開拆遷工作。一般持有《拆遷許可證》的,實質要件均已經具備。那么被拆遷人有哪些權利。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如果實質要件不具備,則被拆遷人可以行政起訴,要求撤銷《拆遷許可證》;而形式要件如果不具備,則根本無法展開拆遷工作。一般持有《拆遷許可證》的,實質要件均已經具備。關于被拆遷人有哪些權利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房產糾紛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一、拆遷資格異議權
1、實質異議內容:
(1)項目批準手續;如立項審批表;(2)用地規劃批準手續;如《選址意見書》《規劃許可證》;(3)土地使用權證手續;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土地使用權證書》等;(4)拆遷方案制訂完成;要求包括拆遷范圍,期限,方式,被拆遷房屋情況,補償預算等;(5)拆遷補償資金足額繳存銀行的證明。
2、形式異議:
(1)拆遷人應當持有《房屋拆遷許可證》和《拆遷企業資質證書》;(2)在拆遷現場公告《拆遷許可證》和《拆遷方案》。
3、實質異議與形式異議的關系:
房地產企業和委托的拆遷企業應當具備實質的要件,拆遷主管部門才能批準頒發《拆遷許可證》并發布拆遷公告。如果實質要件不具備,則被拆遷人可以行政起訴,要求撤銷《拆遷許可證》;而形式要件如果不具備,則根本無法展開拆遷工作。一般持有《拆遷許可證》的,實質要件均已經具備。
二、不處分前提下的繼續使用權
1、繼續使用的期限
至雙方協商確定補償安置方式及補償金額;達成協議并約定的搬遷期限屆至時。
2、不得處分包括
(1)事實上的處分:如拆建,改建,擴建,改變用途;(2)法律上的處分:如出租,買賣,補辦執照,補辦證件,補辦批準手續等。
三、協商安置補償權
1、補償方式
貨幣補償和產權調換兩種方式。
2、補償項目
補償包括產權補償和安置補償。安置補償是對搬遷后至重新定居前的補償;產權補償是對房產本身價值的補償。安置補償給實際使用人,包括承租人。產權補償給產權人,以《房產證》為準。
3、安置補償項目和標準
(1)搬遷補助費;按平米給付,如營業用房搬遷費可協商調整;(2)臨時安置補助費,如提供臨時周轉房的不支付此項;(3)停產停業損失;以稅務部門提供的數據和從業人員所需交納的社會保險,合理利潤率等數據確定,以三至六個月為限;(4)裝飾裝修的補償。
4、產權補償項目和標準
(1)產權調換時有權得到相同平米的建筑,找差價;
(2)調換的房屋面積增加或減少的,雙方結算差價;[page]
(3)附屬物直接貨幣補償。
四、協商不成時的委托測量鑒定和評估權
1、對面積有爭議時,雙方均有權申請測量;
2、對裝飾裝修補償金額有爭議時,雙方均可以申請評估鑒定;
3、貨幣補償時對于被拆遷房屋的市場中準價格雙方均有權申請評估;
4、產權調換補償需結算差價時,拆遷人有權申請對被拆遷房屋的市場價格進行評估;被拆遷人亦有權對補償用房的市場價格進行評估。
五、承租人的權利
1、承租人可以與產權人協商提前終止合同,搬離及補償事宜,此時補償款全部落實給產權人;
2、如不能協商,則有權得到安置補償;
3、承租人有權不同意提前終止合同,此時必須采取產權置換,并且置換后的房產仍由承租人繼續租賃。
六、補償協商不成的仲裁權和訴訟權
1、任何一方均可以向建設主管部門設立的仲裁庭申請仲裁,并提供證據。如由拆遷人一方提出申請,仲裁前可以舉行聽證程序以敦促雙方達成一致;
2、對仲裁結果不服,任何一方可以在3個月內向法院起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