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被拆遷人提供的法律服務內容 被拆遷人不簽協議政府怎么辦

導讀:
房屋被拆遷人是指被拆除房屋及其附屬物的所有人和使用人,那么,被拆遷人有哪些權利?關于為被拆遷人提供的法律服務內容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房產糾紛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房屋被拆遷人是指被拆除房屋及其附屬物的所有人和使用人,那么,被拆遷人有哪些權利?關于為被拆遷人提供的法律服務內容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房產糾紛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為被拆遷人提供的法律服務內容
(一)審查拆遷人的拆遷行為
1、核實拆遷人、拆遷單位的主體資格與資質,核實拆遷工作人員的上崗證;
2、核實拆遷人是否按《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規定已經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批準文件;
3、核實拆遷人是否已經合法取得建設項目立項批準文件;
4、核實拆遷人是否已經合法取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5、就房屋拆遷計劃和拆遷補償安置方案提出建議和質疑,審查其合法性、合理性、完整性、可行性;
6、核查拆遷補償安置資金專用帳戶是否設立,資金是否到位;
7、審查拆遷許可證的頒發和公告是否合法。
(二)審查評估補償事宜
包括被拆遷房屋、構筑物、附著物評估,搬遷補償費、臨時安置補償費、經營性房屋的停產停業補償費、被拆遷房屋室內自行裝修裝飾補償費等評估。
1、指導收集、保存、完善、補充被拆遷房屋的產權、出租、經營、裝修、房屋現狀等相關資料;
2、審查被拆遷房屋的丈量是否準確、房屋產權定性和房屋用途是否準確;
3、審查房屋評估單位資質、評估單位是否與拆遷人有利害關系、評估依據、評估方法選擇、評估技術路線、評估參數選取、評估參數修正等是否合法、合理、公正;
4、審查初步評估結果,并在公示期間提出疑問、要求評估機構答疑清楚;
5、審查整體評估報告和分戶評估報告,提出評估異議、評估復核,進行協商或另行委托評估機構,協商未果時申請房地產評估專家委員會技術鑒定。
6、代表被拆遷人參加與拆遷人就評估方法、評估技術、評估參數等評估事宜的談判和交涉。
(三)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簽訂
1、協助審查、修改和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條款內容;
2、審查補償方案是否合理、補償項目是否完全,計算是否準確,為被拆遷人爭取最大利益;
3、監督拆遷人履行《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監督新建房屋工程進展情況,若產權置換房延期交樓,需向拆遷人要求逾期安置補償租金;
4、代表被拆遷人參加與拆遷人就拆遷補償安置協議中的評估事宜、補償款項、置換房屋、拆遷人責任、違約責任等條款進行談判和交涉;
5、處理《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糾紛或者訴訟,審查法院先予執行的程序和合法性。
(四)行政裁決、訴訟和強制拆遷
1、參加房屋拆遷行政裁決、準備行政裁決的有關證據材料、參加聽證,提出法律意見,盡量爭取有利的裁決結果;
2、若對行政裁決不滿、代為提起行政訴訟,審查行政強制拆遷和法院強制拆遷的合法性。
(五)其他
1、若采取用現有新房置換方式補償,核實用于拆遷置換的房源產權是否清晰、工程質量是否合格、配套是否完善、居住成本和費用是否合理;
2、與城中村改造有關的其他法律事務。
被拆遷人不簽協議政府怎么辦
一.爭取到合理補償
在征地拆遷中,如果安置補償明顯不合理,作為被被拆遷人,一定不要輕易簽協議。通常,在未簽協議的情況下,可以跟拆遷人溝通,或者是通過法律途徑,我們能夠爭取到合理補償。在這種情況下,不急于簽補償協議,有利于我們爭取合理補償。在實踐中,也確實有許多被拆遷人獲得了合理補償。
二.未爭取到合理補償
盡管不簽補償協議,能夠幫助我們爭取合理補償。但是,我們也不能過激,不要覺得我們不簽補償協議,拆遷人就沒有辦法。更不能錯誤的以為,只要堅持著不簽補償協議,就一定能得到合理補償。
1.被拆遷人的房屋成為“棄兒”
在實踐中,如果拆遷人與被拆遷人一直達不成一致意見的,有的拆遷方甚至會放棄對被拆遷人房屋的拆遷。在實踐中,我們看到在高樓大廈中立著的格格不入的小破屋,在公路邊上“礙事”的小房子,這些最終都成了拆遷的“棄兒”。
2.被拆遷人的房屋被強制執行
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28條規定可知,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如果被征收人收到補償決定后,在規定的時間內未搬遷,也未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可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如果被拆遷人收到《責令交出土地決定書》后,未在法定期限內進行法律救濟的,也會面臨強制執行。如果房屋被強制拆除了,再想爭取合理補償,就相對困難了。也就是說,即使不簽補償協議,最終也未必能爭取到合理補償。
在拆遷中,被拆遷人堅持不簽協議,不一定就能爭取到合理補償。如果要爭取到合理補償,一定要講方法,講究策略,靈活變通。在必要的時候,及時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才是正確的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