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跑”物業現身 稱通過法律途徑追回物業費

導讀:
本月底退還居民物業費“這是他們(指物業)撤走后第一次露面。”大門口一位戴帽子的大爺說。但也有居民不認同,“貼個通知就能保證真能退款嗎?”居民李先生說,物業之前的做法已經失去了誠信,這次他不會再相信了。“怎么不問問我們為啥不交費?”居民李先生說,物業剛來時的確不錯,可沒過多久就變樣了,小區居民多次找到物業都沒有效果。“小區內的車有幾個沒被劃過。”一位女業主說。那么“落跑”物業現身。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本月底退還居民物業費“這是他們(指物業)撤走后第一次露面。”大門口一位戴帽子的大爺說。但也有居民不認同,“貼個通知就能保證真能退款嗎?”居民李先生說,物業之前的做法已經失去了誠信,這次他不會再相信了。“怎么不問問我們為啥不交費?”居民李先生說,物業剛來時的確不錯,可沒過多久就變樣了,小區居民多次找到物業都沒有效果。“小區內的車有幾個沒被劃過。”一位女業主說。關于“落跑”物業現身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房產糾紛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文萃苑小區物業表示公司將走法律程序追回業主拖欠的物業費 撤離的原因是經營不下去
有業主認為通告中有過激言辭并與物業工作人員(面對鏡頭者)理論
新聞背景:沈河區文萃苑小區物業突然“不辭而別”引起居民強烈不滿,有居民將物業經理的個人信息張貼在小區內的墻上。因為一些居民預交的物業費沒有返還,服務合同沒有到期,有居民認為物業是攜款潛逃。
推薦閱讀:
物業管理費收取標準
物業管理條例
如何避免物業糾紛
首次報道題目:《物業不辭而別 “通緝令”搜出經理》
經歷了“通緝令”風波后,物業公司這回選擇了正面回應問題。
6月11日,文萃苑的物業公司工作人員在小區露面,張貼出兩張欠費明細和一張通告。
本月底退還居民物業費
“這是他們(指物業)撤走后第一次露面。”大門口一位戴帽子的大爺說。
隨后,記者在小區內見到了物業公司兩名工作人員,其中一人告訴記者,公司欠居民的錢一定還,時間是這個月的月底,到時物業會通知業主。
記者看到,在物業張貼的欠款明細中,物業明確寫出了欠88戶業主一共34351元,每戶都有具體數額。而另外一份欠款明細則是業主拖欠物業的費用,一共是150戶共124936元。
除了這兩張明細外,還有一份通告,其中指出,拖欠業主的錢會盡快返還,而對于業主拖欠物業的費用,公司將走法律程序追回。另外還特別指出,個別人張貼物業經理的個人信息,一經查實,將不客氣,后果自負。
居民有人贊同有人質疑
對于物業公司的做法有部分居民表示贊同,但也有部分居民提出了質疑。
“不管啥事大大方方的處理,我想只要講清楚了居民也能理解。”張大娘說,她覺得居民要給物業一次機會。
但也有居民不認同,“貼個通知就能保證真能退款嗎?”居民李先生說,物業之前的做法已經失去了誠信,這次他不會再相信了。
另外,還有居民對物業對個別居民的警告提出了質疑。“貼你(指物業經理)的信息也是有原因的,你要是不走誰能貼呢?”一位大爺說。
居民建議:開個三方協調會
今年沒交物業費的業主對物業要起訴的行為提出了質疑。
“怎么不問問我們為啥不交費?”居民李先生說,物業剛來時的確不錯,可沒過多久就變樣了,小區居民多次找到物業都沒有效果。
“小區內的車有幾個沒被劃過。”一位女業主說。
對于服務質量問題,物業公司的說法是,他們一直在盡力而為,撤離也實在是經營不下去了。
對此,有居民提議,不如物業、業主代表、小區辦三方開個協調會,把問題一一都列出來,擺在桌面上,讓小區辦評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