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工程勞務分包合同管理 杜絕效益流

導讀:
嚴格工程勞務分包合同管理 杜絕效益流
嚴格工程勞務分包合同管理 杜絕效益流失
如果說加強與業主簽訂的施工合同管理是為了搞好變更索賠工作,提高經理部經濟效益的話,那么嚴格勞務分包合同管理是為了減少成本支出,杜絕經濟效益流失。只有開源節流,經理部才能履行簽訂的內部承包合同,確保上交額的完成,才能有較大的貢獻。目前,我國在嚴格勞務分包合同管理上還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具體表現在如下方面:
1、不在公布的合格承包人中選擇施工隊伍。
2、沒有經過授權,擅自簽訂勞務分包合同。
3、未經同意隨意補簽勞務分包合同補充協議,修改簽訂的勞務分包合同單價,或向勞務分包隊提供不切原合同實際的優惠條件,如免扣電費、大小臨工程可計價等。
4、對分包合同管理不嚴,合同規定應扣除的材料費、租用的機械費、租用模板費不按規定扣除,扣除單價隨意確定。
5、在同一個經理部、同樣的工程項目、同樣的施工條件下,不同的勞務隊伍分包合同單價明顯不一樣,造成施工過程管理困難,末次清算糾紛不斷。
6、在施工過程中,對勞務分包隊伍的施工質量管理不嚴,導致事故隱患時有出現,給處造成經濟損失。
7、未簽合同,勞務隊即已進場施工,有的勞務隊進場施工一年多,分包合同仍未簽,造成合同談判困難。
8、點工條滿天飛。有些工作根據合同規定應該由勞務隊自行承擔,但有些經理部仍給其簽點工計價。經理部租用勞務分包隊的工程機械臺班不及時簽認,清算時都是勞務隊出具的單方面臺班記錄。
9、項目經理部領導擅自表態,對勞務隊進行所謂的虧損補償,尤其在清算時表現得更加明顯。
10、分包合同未經評審即予簽訂,導致漏洞百出。有個別經理部分包合同一字不改的使用范本,而不根據經理部的具體情況,根據工程的具體實際進行修改。
11、不及時對勞務分包隊驗工計價,勞務分包隊借款嚴重,給經理部帶來超付款的風險。
12、不按合同規定扣除勞務隊的質保金。
13、對勞務隊施工進度控制不嚴,施工前松后緊的現象存在,到工程即將交付開通時,經理部要求給勞務隊調價,美其名曰趕工費,增大經理部成本。
14、勞務隊驗工臺帳不完善、登記不及時。
15、對勞務隊的反索賠不重視,缺少反索賠資料,導致清算時只有勞務隊找經理部的索賠,使清算處于被動。
殘酷的投標競爭使投標報價利潤微薄,甚至無利可圖。要實現生存發展,只能靠腳踏實地搞好合同管理,扎扎實實地抓好變更索賠與成本控制等各項工作才能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