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揭抵押和土地抵押區別有哪些

導讀:
按揭中,按揭受益人經過所有權轉讓成為所有權人,享有擔保物的所有權,按揭人則只有對擔保物的他項物權;抵押過程中并未發生所有權轉移,抵押人仍保留了擔保物的所有權,抵押權人是非所有權人只享有抵押權,即對抵押物的支配權。是以按揭受益人和按揭人的法律地位、權利方向和抵押權人、抵押人之間的法律地位、權利方向基本相反。那么按揭抵押和土地抵押區別有哪些。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按揭中,按揭受益人經過所有權轉讓成為所有權人,享有擔保物的所有權,按揭人則只有對擔保物的他項物權;抵押過程中并未發生所有權轉移,抵押人仍保留了擔保物的所有權,抵押權人是非所有權人只享有抵押權,即對抵押物的支配權。是以按揭受益人和按揭人的法律地位、權利方向和抵押權人、抵押人之間的法律地位、權利方向基本相反。關于按揭抵押和土地抵押區別有哪些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債權債務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熱門城市:衡陽律師 昌都律師 汕頭律師 臺州律師 蕪湖律師 來賓律師 平涼律師 山東律師 黑河律師 廈門律師
對于抵押有很多種不同的抵押方式,我們都知道這些抵押方式有什么不同嗎?我們經常會聽到別人說按揭抵押和土地抵押,那么我們對著兩種抵押方式有什么了解呢。按揭抵押和土地抵押區別有哪些呢?下面就讓我們律師365的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一、按揭抵押和土地抵押區別
按揭就是按揭人(買方者)通過分期付款方式來取得所購商品房的所有權。它對買房者來說有兩方面含義:
1、房款可以在規定的期限內分期付;
2、在分期付款階段,房子的所有權被“按”著,要等到全部付清才能“揭”(取)到手。另外,按揭售樓涉及到三方債務關系——即按揭人(買房者)、發展商(賣房者)、按揭權人(一般為有關銀行)三者關系。它的程序是,由按揭權人(銀行)先與發展商簽定買房合同,并預付部分購房款;然后由按揭人(買房者)憑該合同與按揭權人(銀行)簽訂按揭合同,由銀行向發展商付清余下的購房款,而買房者定期向按揭銀行付款,直到按規定付清“按揭款”,按揭過程即告結束。
抵押貸款是買房者(抵押人)向銀行(抵押權人)借錢的方式。即買房者用所購房產作為抵押物,與銀行簽訂抵押合同,以不轉移所有權方式作為按期向銀行歸還貸款的保證。此項貸款須付利息,買房者(抵押人)按合同約定向銀行還清本息后,便可收回抵押品——“房屋所有權證”與“土地使用證”。這就是說,買房者在還清貸款之前,事實上并不真正擁有所購房屋的所有權。若違約不按期歸還貸款,銀行可以依法作出處理。
按揭是國際上種通行的房產銷售方式,它與抵押貸款雖然性質不同,但在“按住房屋所有權”來保證債務(分期付款和按期還款)履行這點上殊途同歸,完全一致。
二、按揭抵押和土地抵押法律上的不同
由于按揭貸款要產生所有權的轉移而抵押貸款則并不變更所有關系,因此,二者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及享有權益不同。按揭中,按揭受益人經過所有權轉讓成為所有權人,享有擔保物的所有權,按揭人則只有對擔保物的他項物權;抵押過程中并未發生所有權轉移,抵押人仍保留了擔保物的所有權,抵押權人是非所有權人只享有抵押權,即對抵押物的支配權。按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所有權屬于財產權,抵押權等他物權則歸于“與財產權有關的財產權”。因此在法律關系上,按揭受益人享有主要財產權,而按揭人享有的主要是“與財產有關的財產權”。抵押中卻恰恰相反,抵押權人只享有“與財產權有關的財產權”,財產權歸抵押人。是以按揭受益人和按揭人的法律地位、權利方向和抵押權人、抵押人之間的法律地位、權利方向基本相反。
延伸閱讀:
股權質押后還可以資產抵押嗎,有哪些區別
房屋抵押合同生效條件有哪些
抵押合同和質押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