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失損毀文物罪需要哪些犯罪構成

導讀:
行為人如果出于故意則不構成本罪應是故意損毀文物罪。過失損毀文物罪過失損毀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或者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那么過失損毀文物罪需要哪些犯罪構成。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一、過失損毀文物罪需要哪些犯罪構成
過失損毀文物罪需要的犯罪構成如下
一客體要件
本罪所侵害的客體是國家有關珍貴文物的管理秩序。對象是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及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具體可參見故意損毀文物罪的釋解這里不再贅述。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損毀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或者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造成嚴重后果的行為。所謂損毀在這里是指由自己的過失行為如失火、過失引起爆炸、過失污損、過失摔破等致使珍貴文物損壞和毀滅。所謂造成嚴重后果、則是指造成國家特別珍貴的文物損毀或者損毀珍貴文物數量較多以及國家重點保護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損毀或者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數量較大的等情況。雖有過失損毀的行為但所造成的后果不屬嚴重則仍不能構成本罪。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即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本罪。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必須出于過失即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損毀珍貴文物卻因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雖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損毀珍貴文物但卻輕信能夠避免以致造成珍貴文物損毀并造成嚴重后果。行為人如果出于故意則不構成本罪應是故意損毀文物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條故意損毀文物罪故意損毀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或者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故意損毀名勝古跡罪故意損毀國家保護的名勝古跡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過失損毀文物罪過失損毀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或者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過失損毀文物罪的認定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由于國家工作人員對本職工作嚴重不負責不遵紀守法違反規章制度不履行應盡的職責義務致使國家機關的文物保護工作遭到破壞給國家、集體和人民利益造成嚴重損害從而危害了國家機關的工常活動。
犯罪對象為珍貴文物毀損一般的文物不構成本罪。所謂珍貴文物是指具有重要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文物主要包括國家規定的一、二級文物三級文物要確定為珍貴文物的應經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確認。其中一級文物是指具有特別重要價值的代表性文物二級文物是指具有重要價值的文物三級文物為具有一定價值的文物。至于文物按照文物保護法第2條的規定則是指1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筑、古窟寺和石刻2與重大歷史事件、革命運動和著名人物有關的具有重要紀念意義、教育意義和史料價值的建筑物、遺址和紀念物3歷史各時代的珍貴藝術品、工藝美術品4重要的革命文獻資料以及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手稿、古舊圖書資料等5反映歷史上各時代、各民族社會制度、社會生產、社會生活的代表性實物。古脊椎動物化石和古人類化石同文物一樣受國家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