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損毀文物罪需要哪些犯罪構成

導讀:
故意損毀名勝古跡罪故意損毀國家保護的名勝古跡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那么故意損毀文物罪需要哪些犯罪構成。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一、故意損毀文物罪需要哪些犯罪構成
故意損毀文物罪需要的犯罪構成如下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文物管理秩序本罪的對象是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和被確定為全國審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所謂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是指具有重大歷史、科學、藝術價值的文物。珍貴文物包括具有重大歷史、科學、芝術價值的紀念物、藝術品、工藝美術品、革命史獻資料、手稿、古舊圖書資料以及代表性實物等文物珍貴文物分為一、二、三級是否屬于珍貴文物由有關部門依法鑒定確認。此外具有科學價值的古脊椎動物化石和古人類化石同文物一樣受國家保護。所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是指由國務院、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文物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核定公布并予以重點保護的革命遺址、紀念建筑物、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文物。所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指國家行政管理部門在各級文物保護單位中選擇出來的具有重大歷史、藝術、科學價值并報國務院核定公布的單位以及國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門在各級文物保護單位中直接指定出來并報國務院核定公布的單位所謂省級文化保護單位是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核定并報國務院備案的文物單位。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故意損毀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或者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的行為。所謂損毀是指使珍貴文物或者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的文物部分破損或者完全毀滅損毀文物的情況比較復雜造成的后果各有不同破壞的程度有輕有重社會影響也有差異。處理時要作具體分析認真區分違法和犯罪的界限。應鑒別遭到損毀的是否是其主要的、關鍵的部分對其外觀的破壞程度等從經濟價值、社會影響、危害后果等各種因素進行綜合考慮。
本罪是舉動犯只要實施故意損毀行為均構成本罪。
三主體要件
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即凡是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為本罪的主體。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只能是故意即明知是文物而故意加以損毀。至于行為人實施損毀行為的動機可能不盡相同動機如何不影響本罪構成但是如果行為人不知是文物將其損壞或者雖然知道但由于過失將其損毀不構成本罪。所謂情節嚴重一般是指多次損毀、屢教不改的損毀國寶級文物的損毀大量珍貴文物或致使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毀損嚴重的損毀文物動機極其惡劣的等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條故意損毀文物罪故意損毀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或者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故意損毀名勝古跡罪故意損毀國家保護的名勝古跡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過失損毀文物罪過失損毀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或者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故意損毀文物罪的認定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故意損毀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或者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的行為。
所謂損毀是指使珍貴文物或者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的文物部分破損或者完全毀滅損毀文物的情況比較復雜造成的后果各有不同破壞的程度有輕有重社會影響也有差異。處理時要作具體分析認真區分違法和犯罪的界限。
應鑒別遭到損毀的是否是其主要的、關鍵的部分對其外觀的破壞程度等從經濟價值、社會影響、危害后果等各種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對某些損壞很輕、影響不大、或者被損壞后易于修復情節顯著輕微的亦可以不認為是犯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