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仲裁裁定書是什么意思

導讀:
1、申請仲裁人應為勞動爭議的當事人;2、當事人申請仲裁的事項是與勞動權利義務有關的勞動爭議;3、當事人應在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受侵害之日起一年內申請仲裁;4、當事人應向有管轄權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5、當事人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應當提交書面申訴書,并按照被訴人數提交副本。那么勞動仲裁裁定書是什么意思。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1、申請仲裁人應為勞動爭議的當事人;2、當事人申請仲裁的事項是與勞動權利義務有關的勞動爭議;3、當事人應在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受侵害之日起一年內申請仲裁;4、當事人應向有管轄權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5、當事人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應當提交書面申訴書,并按照被訴人數提交副本。關于勞動仲裁裁定書是什么意思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合同糾紛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勞動仲裁的裁決書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根據我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條下列勞動爭議,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十二個月金額的爭議;
(二)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準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生的爭議。
1、勞動爭議仲裁裁決書下發,并不代表裁決書已經產生法律效力。一方或者雙方都不服的,可以依據《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法》第四十八條、第四十九條、第五十條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提起訴訟的等待法院審理。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發生法律效力。
2、當事人對發生法律效力的裁決書,應當依照規定的期限履行。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持裁決書向被執行人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理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執行。
3、下列勞動爭議,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1)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十二個月金額的爭議;
(2)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準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生的爭議。
1、申請仲裁人應為勞動爭議的當事人;
2、當事人申請仲裁的事項是與勞動權利義務有關的勞動爭議;
3、當事人應在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受侵害之日起一年內申請仲裁;
4、當事人應向有管轄權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5、當事人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應當提交書面申訴書,并按照被訴人數提交副本。申訴書應包括下列內容:
(1)職工當事人的姓名、職業、住址和工作單位、聯系電話;企業的名稱、地址和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職務、聯系電話;
(2)仲裁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和理由;
(3)證據、證人的姓名和住址;
(4)仲裁機構有統一的封面提供,申訴人可直接填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