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況下約定的違約金無效

導讀:
如果合同雙方在合同中沒有約定違約金的,違約金一般等于違約所造成的實際經濟損失。那么什么情況下約定的違約金無效。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如果合同雙方在合同中沒有約定違約金的,違約金一般等于違約所造成的實際經濟損失。關于什么情況下約定的違約金無效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合同糾紛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違約金責任,又稱違約罰款,是由當事人約定的或法律直接規定的,在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合同時向另一方當事人支付一定數額的金錢,也可以表現為一定價值的財物。
1、載有違約金條款的合同無效、被撤消、不被追認或不成立,違約金的約定也無效;
2、違約行為發生,至于違約行為的類型,應視當事人的約定或法律的直接規定;
3、原則上要求違約方有過錯,或者是故意,或者是過失。
4、在違約金系賠償損失額預定的情況下,當事人約定違約金與賠償損失并存,使守約方獲取“不當得利”,可以認定違約金的約定無效;
5、在法定違約金場合,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違反法律規定的,一般都是部分無效。
如果合同雙方在合同中沒有約定違約金的,違約金一般等于違約所造成的實際經濟損失。
合同法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第五十四條?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