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合同中約定違約金,簽訂合同時注意哪些問題

導讀:
在合同中違約金條款能使合同當事人在不遵守合同要求的情況下受到一定程度的經濟損失。當違約金數額不合理時當事人都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予以調整。因此人們在訂立合同時必須清楚法律不保護過高的違約金數額??梢姴煌斒氯艘环竭`反合同約定是否給另一方造成損失只要雙方在合同中約定了違約金條款違約方就必須付給另一方違約金。一般來說違約金的數額應當在房地產項目轉讓合同中約定。
一、簽合同時違約金怎么約定
現實生活中人們在簽訂合同時往往都會對違約行為進行約束違約金是對合同當事人違反合同約定的行為進行懲罰的約束。在合同中違約金條款能使合同當事人在不遵守合同要求的情況下受到一定程度的經濟損失。因此其具有廣泛地被人們接受的法律上的正義性成為合同的重要內容之一。
但是在實踐中一些當事人對“違約金”的約定并不符合法律的規定從而使約定的違約金無法通過訴訟要求違約方全部履行。那么合同當事人應該如何在訂立合同時約定違約金的數額呢?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規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這指導我們在訂立違約金條款時要把握好三個因素
1、違約行為可能帶來的直接損失這是確定違約金數額的基礎
2、違約行為可能造成的可以獲得的利益的減少
3、違約金最高額不能超過違約一方訂立合同時應當預見的因違約行為可能給對方造成的損失。只有綜合考慮上述因素才能合情合理合法地決定違約金數額的大小使所訂立的違約金條款發揮應有的功效。
我國合同法關于違約金的規定的立法意圖是補償因違約造成的損失為主而處罰違約行為的作用為輔要求處罰幅度不能過分高于損失訂立過高的違約金數額在法律上受到一定的制約。當違約金數額不合理時當事人都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予以調整。因此人們在訂立合同時必須清楚法律不保護過高的違約金數額。當事人如果漠視法律的這種制約不僅實現不了訂立違約金的目的同時為以后解決糾紛增加了時間和訴訟上的成本。
二、能否同時主張違約金與賠償金
違約金是指一方當事人由于過錯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應當依照合同的約定或法律的規定支付給另一方一定數量的貨幣。賠償金則是指合同當事人一方違反合同約定而給對方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給予一定數量的貨幣進行賠償。
可見不同當事人一方違反合同約定是否給另一方造成損失只要雙方在合同中約定了違約金條款違約方就必須付給另一方違約金。而給付賠償金的前提必須是一方違反合同約定給另一方造成了實際損失。
另外如果約定了違約金方式承擔責任的如果違約方給另一方造成實際損失超過違約金的則還應給付賠償金以補償違約金之不足。一般來說違約金的數額應當在房地產項目轉讓合同中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