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利益的3種賠償方式

導讀:
也稱比照法,是指人民法院采用類推或類比的方法,比照與受害人相同或相似的其他同類單位在同期內所獲得的收益,作為實際應當賠償受害人的期待利益損失。當事人有這種約定的,人民法院應根據其約定確定期待利益的損失賠償額。在司法實踐中,對期待利益損失的賠償,還應當與舉證責任聯系起來,令受害人對遭受的期待利益損失舉證。如果受害人缺乏應有的證據,人民法院也難以認定其期待利益損失的,一般不予支持。那么期待利益的3種賠償方式。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也稱比照法,是指人民法院采用類推或類比的方法,比照與受害人相同或相似的其他同類單位在同期內所獲得的收益,作為實際應當賠償受害人的期待利益損失。當事人有這種約定的,人民法院應根據其約定確定期待利益的損失賠償額。在司法實踐中,對期待利益損失的賠償,還應當與舉證責任聯系起來,令受害人對遭受的期待利益損失舉證。如果受害人缺乏應有的證據,人民法院也難以認定其期待利益損失的,一般不予支持。關于期待利益的3種賠償方式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合同糾紛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也稱比照法,是指人民法院采用類推或類比的方法,比照與受害人相同或相似的其他同類單位在同期內所獲得的收益,作為實際應當賠償受害人的期待利益損失。采用這種方法,首先應當確定參照對象,即比照對象。確定參照對象,應當注意與受害人之間的條件要基本相同,兩者之間相同或相類似條件越多,對比也就越合理,準確程度也就越高,其次要確定比照對象在受害人受損害期間所取得的收益額。如果以受害人自身作為比照對象,則要以受害人在損失發生前較長時間內的平均收益(如利潤率)為標準。
二、估算法
也稱估計賠償法,是指人民法院在缺乏可比對象而難以準確確定受害人實際存在的期待利益損失的情況下,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責令行為人支付一個大致相當的賠償數額。這種方法適用于不能采用或不宜采用對比類推的期待利益損失的確定。比如對自然孳息損失,對消除潛在危害后果在將來需要增加的支出等期待利益損失的確定。
三、約定法
是指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約定的或協商確定的損害賠償范圍或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來確定行為人的賠償責任。這種方法廣泛適用于違約造成的期待利益損失賠償,當事人約定或協商確定賠償范圍或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既可以在合同中事先訂明,也可以在發生爭議后協商確定。當事人有這種約定的,人民法院應根據其約定確定期待利益的損失賠償額。
在司法實踐中,對期待利益損失的賠償,還應當與舉證責任聯系起來,令受害人對遭受的期待利益損失舉證。如果受害人缺乏應有的證據,人民法院也難以認定其期待利益損失的,一般不予支持。
(責任編輯:六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