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的欺詐方式

導讀:
但采取欺騙的方法與被欺詐方簽訂并履行幾份小額合同,給被欺詐方造成自身重合同守信用履約能力強的假象,使被欺詐方喪失戒備,進而簽訂大額合同,騙取被欺詐方大量貨物或價款。那么合同的欺詐方式。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但采取欺騙的方法與被欺詐方簽訂并履行幾份小額合同,給被欺詐方造成自身重合同守信用履約能力強的假象,使被欺詐方喪失戒備,進而簽訂大額合同,騙取被欺詐方大量貨物或價款。關于合同的欺詐方式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合同糾紛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合同的欺詐方式
合同欺詐方式多種多樣,五花八門,既有傳統的,又有現代化的智能方式。因此,了解并研究合同欺詐方式,有利于識破這種欺詐行為,防止上當受騙。
1、欺詐一方當事人不具有簽訂合同的主體資格,通過采取偽造、假冒他人名義或虛構假合同主體與對方簽訂合同,進而騙取對方當事人的信任,以牟取非法利益。
2、欺詐方用偽造的身份證明、介紹信及其他證件,謊稱能買到緊俏的物資或能幫助對方推銷商品,或聲稱自己有一批加工業務須找人承攬等,要求被欺詐方提供“好處費”、“活動費”或“提成費”等,一旦騙取這些費用,即逃之夭夭。
3、欺詐方設置語言陷阱,讓對方受騙后也有口難辯,在合同條款的語言表達上,故意留下歧義。在簽約時作一種解釋,在履約時又作另一種解釋,讓對方只能自認倒霉。如“貨到后付款”就沒有付款的時間下限,如分期供貨合同中“貨到全付款”是貨到了才全付款,還是貨一到就全部付款,還是多少貨付多少款,就有多種解釋。
4、欺詐方在與對方簽訂合同時,故意設立優惠條款,讓對方覺得有利可圖,在其他方面喪失防范意識,掉進欺詐方設置的陷阱。
5、欺詐方根本沒有履行合同的能力。但采取欺騙的方法與被欺詐方簽訂并履行幾份小額合同,給被欺詐方造成自身重合同守信用履約能力強的假象,使被欺詐方喪失戒備,進而簽訂大額合同,騙取被欺詐方大量貨物或價款。
6、 “皮包公司”,以買空賣空為手段,引誘對方簽訂大額合同,套取資金和物資。
7、欺詐方騙取被欺詐方信任后與之簽訂合同。在簽訂合同時,先設立可以變更的條款,然后再估計對方不能隨之變更時,突然提出變更關鍵條款,使對方進退兩難,以達到敲詐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