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對我國建筑業和我國對外工程承包業的影響

導讀:
在烏拉圭回合的服務貿易談判中,中國政府貿易談判代表根據中國建筑業的實際發展情況,沒有向其他成員國承諾開放我國的建筑市場。這對中國的建筑業也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加入世貿組織,我國需要承擔的義務首先就是完善有關的法律法規,盡快與國際慣例接軌,按照國際建筑業的行業規范來管理我國的建筑業市場和建筑企業,同時給來自國外的工程公司以國民待遇。那么入世對我國建筑業和我國對外工程承包業的影響。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在烏拉圭回合的服務貿易談判中,中國政府貿易談判代表根據中國建筑業的實際發展情況,沒有向其他成員國承諾開放我國的建筑市場。這對中國的建筑業也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加入世貿組織,我國需要承擔的義務首先就是完善有關的法律法規,盡快與國際慣例接軌,按照國際建筑業的行業規范來管理我國的建筑業市場和建筑企業,同時給來自國外的工程公司以國民待遇。關于入世對我國建筑業和我國對外工程承包業的影響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建筑工程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在烏拉圭回合的服務貿易談判中,中國政府貿易談判代表根據中國建筑業的實際發展情況,沒有向其他成員國承諾開放我國的建筑市場。因而,目前在我國除了外資項目向國際承包商招標以外,由中國政府和國內私人投資的基礎上外國承包商不能建設,只能由國內的建筑公司承建,除非在技術上中國公司確實不能單獨承擔的,可由外國公司與中國公司合作完成。從這一點上說,中國政府對國內的建筑市場和建筑企業實行的是保護政策,也正是由于同樣的原因,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談判井程中,許多國家要求中國政府開放國內建筑市場,特別是來自日本、美國和歐洲發達國家的呼聲甚高。雖然上前我國政府沿未有明確的表示,但是,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進程的加速,在新一輪的服務貿易談判中,中國建筑業市場開放必將納入國際服務貿易談判的議事日程,市場開放只是早晚之事。這對中國的建筑業也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一)正面影響
1、有利于建筑業改善投資環境更多地吸引外資。建筑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主要支柱之一,今后我國經濟穩定發展,將需要更多的資金用于能源、電力、水利、公路橋梁、機場、通訊等基礎設施的建設,積極有效利用外資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表明中國將繼續奉行對外開放的政策,在更廣闊的范圍內融入世界經濟體系,使國外公司對中國投資環境和市場前景充滿信心。國內建筑市場向國向國外公司開放,將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國外公司來中國投資,也可以更多地吸引國際多事機構和外國政府的貸款,而這些資金正是我國經濟、穩步發展所必須的。特別是在交通、能源、城市基礎設施、環保、住宅建設等方面。
2、建筑業市場開放有利于促進我國建筑業法律法規的建設和健全。WTO一個最重要的原則就是法制建設和嗇法律的透明度。加入世貿組織,我國需要承擔的義務首先就是完善有關的法律法規,盡快與國際慣例接軌,按照國際建筑業的行業規范來管理我國的建筑業市場和建筑企業,同時給來自國外的工程公司以國民待遇。
3、有利于規范國內建筑市場動作方式。上前在我國,建設基礎上基本上沿襲的是前蘇聯的模式,設計、施工各自為政,分別把口,而不是按照建設基礎上的客觀規律辦事。通常是先成立一個領導小組和設計指揮部,籌建一個規模龐大的班子,由指揮部搞采購,實際上有的人根本不懂項目,結果很多基礎上非常亂。而國外建設項目情況不同,實際的是非常規范的的管理方式。如在建筑業最發達的美國,無論是政府基礎上還是私人項目,業主首先都要確定自己的設計標準和預算標準,然后聘請師,建筑師將根據業主的需要設計主體結構并準備招標文件,通過公開招標確定承包商。在美國的建筑工程基礎上管理中,業主、建筑師和承包商形成“三足鼎立”之勢,三方相互協作、相互制約,確保工程基礎上按質如期完成。
4、可以增加國內建筑業的就業機會。外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當然是賺錢的,用什么來賺錢,建筑業本身是資金密集型也是勞動力密集型的產業,外國公司的優勢是資金、技術和服務,因而外資帶進來的將是更多的資金、先進的技術、先進的管理手段、先進的工程施工方法和優良的服務,但是不可能把施工隊伍也帶進來。因而對于中國的施工企業來說,建筑業市場開放后,外資投入增加,市場規模將擴大,這就意味著企業將有更多的工程要作,從而帶動就業的增加。
5、引入國際上先進的施工模式,促進中國建筑業盡快與國際慣例接軌。國內建筑市場開放后,國內的一些項目將開始按照國際慣例進行招標。特別是在工業項目上,將引進更多的總承包方式,但是這樣的項目很多是中國的工程公司根本做不了的因為在設計與施工長期分離的體制下,國內公司根本不具備工程總承包商的能力,連資格都沒有,如大型的石化項目,總承包商都是來自國外的跨國公司。國內的公司只能與外國公司合作或是作為分包商,或者是設計分包、或者是施工分包。但是,在與外國大公司合作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到國際上先進的工程管理方法,提高設計、施工、管理和服務水平,促進中國的建筑企業盡快與國際慣例接軌,為建筑企業跨國經營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負面影響
1、更多的外國工程設計和承包商進入中國市場,對于國內企業來說,將更加激烈。如果從國際允許外國建筑公司建立分去機構、承攬國內外資項目的角度看,我國的建筑業是開放比較早的服務行業,也是開放范圍比較廣泛,外資進入較多領域。目前,外國公司可以在中國境內承攬由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組織和外國政府貸款以及外商投資的工程,并可與中國公司建立合資或合作建筑企業共同承擔總部分國內項目。據建設部統計,目前在中國注冊的外國承包商有287家,另外有1000多家中外合資、合作建筑企業,人事土木工程建設、線路管道及設備安裝工程、建筑裝飾裝修工程,這些公司中,主要是來自香港地區、美國和日本的公司,歐洲公司相對較少。實際上根據美國《工程記者錄》統計,1998年全球最大225家國際工程承包公司中有91家在中國有業務,而全球最大200家國際設計公司中有140家在中國有業務,可以說無論是工程設計還是工程施工,中國都是外國承包商激烈的市場。國內建筑市場開放以后,必然將有更多的外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從事的建筑業務更加廣泛。而由于外國公司憑借強大的資金、技術和網絡優勢,國內企業處在不利的地位,面臨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2.關稅逐步降低后,大量的國外建筑設備和建筑材料將涌入國內市場。中國入世之后,將在5年之內逐步減少關稅,屆時國外的建筑設備和建筑材料將以其優異的質量、低廉的價格和完善的售后服務,取代部分國產相關設備和產品,并且由于外國產品價格降低,外國承包商的競爭能力將隨之提高,這對于我國建筑企業來說,無疑是更加嚴峻的挑戰。
我國的對外工程承包業務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經過20年的發展,形成了相當的規模,1998年我國在全球188個國家和地區共簽訂承包工程合同2322份,合同額92.4億美元,完成營業額77.7億美元;同時簽訂工程設計咨詢合同442份,合同額1.4億美元,營業額8900萬美元。1998年在全球225家最大的國際工程公司中,中國公司有30家,國外營業額50.3億美元,占225家公司國外營業額的4.3%;在全球200家最大的國際工程設計公司中有3家中國公司。雖然與國際大公司相比還有相當的差距,但是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公司,中國已開始具備在國際市場上競爭的能力,如果外部市場環境良好,中國公司發展將肯有的潛力。實際上,目前中國公司在國際市場上很多國家中只能拿到國際金融機構和外資項目,而東道國政府和私人機構投資的項目我們沒有資格獲得,從而大大限制了中國對外工程承包業務的規模。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在國內建筑市場開放的同時,必然獲得更多在國外的市場準入機會,因而可以說,入世對中國對外工程承包將帶來更多的機遇。
1、市場互換,在外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的同時,中國的工程公司和設計公司也將更多地走向國際市場,因為在中國開放市場的條件下,世貿組織的成員方也將向中國開放市場,從而在一些國家消除市場準入方面的障礙。如日本和韓國的建筑業市場規模巨大,但是相對比較封閉,加之其本國的建筑企業極具競爭力,過去,中國建筑企業要進入這些市場非常困難。
2、中國產品出口關稅壁壘減少,有利于建筑企業增強競爭力,帶動更多的國產建筑設備和材料出口。
3、擴大在國外的經營領域。過去由于我國不是WTO成員國,很多國家政府出資的項目我國公司不能做,只能做當地的外資項目,如國際金融機構和外國政府貸款項目以及部分私人投資項目,并且受到的限制也很多。中國入世之后,我國的承包公司將得到成員國建筑市場的市場準入資格。
4、享受最惠國待遇。根據服務貿易總協定第2條規定,“有關本協定的任何措施,每一成員方給予任何成員方的服務或服務提供者的待遇,應立即、無條件地給予不低于前述待遇給予任何其他成員及相同的服務或服務提供者。”這就表明,在國際市場上,作為WTO的成員國,我國的建筑企業可以與其他的成員方建筑企業一樣擁有同等的權利,并享有同等的關稅減免。世貿組織大力提倡貿易自由化原則,當然,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也要遵守這一組織原則,體現在對外工程承包方面,就是減少對外工程承包的審批制度和審批程序,允許更多的公司從事這項業務,并逐步過渡到自由經營。這里就有一個問題,現在我國能夠從事對外工程承包、設計咨詢和勞務合作業務的公司共有1000多家。在有些國家市場經營秩序就比較混亂,相互之間競爭激烈,有個別的公司為了自身的利益不惜詆毀其他公司,目前的協調力度尚且不夠有說服力,如何保證在更多的公司進入國際承包市場之后的市場經營秩序?這是一個比較迫切的現實問題。
1、企業苦練內功,增強競爭力
競爭可能使一批企業倒下去,但是競爭也可以促使另外一些企業逐步發展壯大。一個企業如果不想被競爭對手打倒,唯一的辦法就是順應市場競爭的要求,苦練內功,打鐵還需自身硬。目前國際上建設項目,特別是工業項目普遍采用的是項目總承包方式,按照這種說法,我國承包公司在國內和國外建筑市場上的工程承包項目絕大多數只是分包項目,有些項目說是總承包,實際上是施工總承包,或者是設計分包。目前我國企業應作的是積極適應國際市場的要求,培養中國公司的總承包能力、總承包內的至少應包括項目的設計能力、國際采購能力、項目管理能力。為此,企業需要在以下方面進行努力:——積極組織研究有關世界貿易組織服務貿易談判的內容,特別是建筑業的情況,搜集情報信息,從而制定企業的應對措施?!M一步加快公司化步伐,按照現代企業標準對現有的工程公司進行改組,將一部分有能力的企業建成符合國際工程發展要求的項目管理公司;建立企業內部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加在公司的科技投入,爭取獲得更多的技術專利,提高承包工程的技術含量,增強公司的設計能力,從而帶動更多的機電產品和成套設備出口?!\用現代科技手段,如計算機網絡和多媒體技術,科學進行工程設計和管理,趕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岣邍H采購能力,如運用電子商務系統,擴大公司國際采購的網絡?!訌娕c金融機構的合作,培養公司國際融資能力,作為取得項目和實施項目的堅強后盾?!⒖茖W的用人機制,加強人才培訓。人才是企業的生命,國際工程發包方式的變化、多媒體、電子商務的普遍應用以及科技進步對工程方面的人才要求日益提高,培養懂技術、會外語、精通國際商務的復合型人才成為建筑企業發展趨勢,為此,企業應舍得投入,一方面在學校和社會上招聘一些人才,另一方面對有發展潛力的員工進行在職培訓,包括送到國內外院校和國外工程公司和項目上培訓。有的企業可能認為企業培養的人才,一旦成材,就會出現流失的現象,得不償失,不能否認這種現象是普遍存在的事實上并將繼續存在下去,但是企業也不能因此而因噎廢食,放棄對人才的培養。
2、政府支持是必要的
面對入世的機遇與挑戰,我國政府應在哪些方面給企業以更多的支持,促進其發展呢?總體原則應是積極擴大開放與合理保護相結合,在保護國內市場的同時,積極促進我國企業開拓國際市場?!诜e極擴大開放的同時,通過各種方式合理保護國內企業利益。根據國際上對服務貿易的保護以及我國的現狀,入關后,在堅持建筑業市場開放的同時,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國政府也必須對國內的建筑市場和建筑企業實行適當的保護措施,主要是通過非關稅措施來加以限制,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考慮:第一,加強政府對外資的管制,包括進入限制和經營限制,這是各國服務業最常見的非關稅保護措施,前者是政府通過建筑業的投資限制、外國建筑公司資格審查、價格限制、業務限制、勞工限制等措施限制外國資本和公司的進入;而后者則是通過制定不利于外國商業進入的限制性商業法律法規來保護本國服務市場。第二,國家對國內企業進行補巾,這也是國際常見的服務業保護措施之一,可分為生產性差價補貼和營業性差價補貼,前者是對于本國建筑產品的生產企業給予補巾,后者是對建筑業經營型企業給予補貼。第三,實行許可證制度,規定外國公司必須擁有中國的普通建筑工程許可證才能進我國的建筑市場。第四、實行進口配額制度,限制外國勞動力進入我國建筑市場,可以同簽證、居留權、勞工標準、個人匯款等方面配合使用,主要是限制外國普通勞工的進入?!龠M對外工程承包業務的發展。目前正在探討的方式主要集中在建立國際工程項目的金融服務體系方面和人才的建設方面。建立國際工程承包風險保函基金;貼息貸款,提高公司競爭力;以有價合同抵押方式貸款;共同建立國際一流的國際工程管理學院,培養國際工程管理人才??傊?,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給中國建筑企業帶來的機遇大于挑戰,從短期看,可能是競爭大于機遇,但是從長期來看,將有助于中國建筑市場的規范,促進中國企業跨國經營業務的開展。無論是企業還是政府部門應面對現實,積極應戰,共同促進這項業務的發展。
額制度,限制外國勞動力進入我國建筑市場,可以同簽證、居留權、勞工標準、個人匯款等方面配合使用,主要是限制外國普通勞工的進入?!龠M對外工程承包業務的發展。目前正在探討的方式主要集中在建立國際工程項目的金融服務體系方面和人才的建設方面。建立國際工程承包風險保函基金;貼息貸款,提高公司競爭力;以有價合同抵押方式貸款;共同建立國際一流的國際工程管理學院,培養國際工程管理人才。總之,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給中國建筑企業帶來的機遇大于挑戰,從短期看,可能是競爭大于機遇,但是從長期來看,將有助于中國建筑市場的規范,促進中國企業跨國經營業務的開展。無論是企業還是政府部門應面對現實,積極應戰,共同促進這項業務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