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總承包是這樣走來的

導讀:
20多年來,我國推行工程總承包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雄辯地證明了這一點。工程總承包合同額在不斷增加。工程總承包不單是要求承包商能夠承擔項目的設計、采購和施工工作,關鍵是要求承包商作為總包方要具有管理優勢、技術優勢和品牌優勢。那么工程總承包是這樣走來的。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20多年來,我國推行工程總承包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雄辯地證明了這一點。工程總承包合同額在不斷增加。工程總承包不單是要求承包商能夠承擔項目的設計、采購和施工工作,關鍵是要求承包商作為總包方要具有管理優勢、技術優勢和品牌優勢。關于工程總承包是這樣走來的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建筑工程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上帝是神奇的大師,他隨意把碳原子排列成不同的方式,就分別形成石墨或昂貴的鉆石。工程總承包也是“大師”,它把建筑市場上的“碳原子”——生產要素重新組合,從而就會產生“鉆石”般的變化。20多年來,我國推行工程總承包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雄辯地證明了這一點。
市場開始形成,行業推廣面不斷擴大。近幾年來,工程總承包從化工、石化行業逐步推廣到冶金、電力、鐵道、石油天然氣、建材等行業。房屋建筑工程項目的工程總承包也在不斷增加。工程總承包合同額在不斷增加。2005年完成工程總承包合同額超億元的企業達到82家,其中,中國石化工程建設公司完成工程總承包合同額達63.9億元;中冶賽迪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中材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化集團上海工程有限公司、中冶京誠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中冶南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中國成達工程公司等22家企業完成工程總承包合同額均在10億元以上。
設計、采購、施工重新組合創造出巨大財富。實踐證明,推進工程總承包,可將設計、采購、施工成為一個有機總體,避免三者間的相互脫節,有利于對項目實施全過程、全方位的技術經濟分析和方案的整體優化,有利于保證建設質量、縮短建設工期、降低工程投資,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最佳統一。中建一局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承建LG大廈項目中實施總承包方式,通過精心優化設計,以深化施工圖設計為切入點,努力減少消耗,降低成本。僅僅通過材料采購和系統優化,他們就為業主節省投資1300萬元。整個工程中,他們完成深化施工圖設計4802張,為業主節約投資驚人。通過優化設計,降低投資,這在中國以往設計、施工脫節的體制下,是難以想象的。
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工程總承包不單是要求承包商能夠承擔項目的設計、采購和施工工作,關鍵是要求承包商作為總包方要具有管理優勢、技術優勢和品牌優勢。在多年的工程總承包探索和實踐中,一批勘察設計、施工企業通過工程總承包市場的開拓,提高了項目管理水平,完善了技術創新機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提升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中國石化工程建設公司加強技術創新的力度,每年投入資金數千萬元,確立技術開發項目近百項,開發了一大批專有技術和專利技術,為贏得工程總承包任務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連續4年名列工程總承包企業百強第一。中材國際以其完整的工程服務和研發技術優勢,在與國際水泥工程巨頭同臺競技中接連勝出,EPC占公司總業務收入的比例由2004年的30%上升到2005年的64%.中國成達工程公司依靠自身工程總承包的實力和融資能力以賣方信貸方式承包建設了印尼2X300MW燃煤電站項目。
促進企業生產組織方式變革,產業結構調整。20多年來,我國勘察設計和施工企業逐步向工程總承包發展,并根據業主的不同需要,以多種方式開展工程總承包和項目管理服務,使企業的生產組織方式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并帶動了建筑業產業結構的調整。中國石化工程建設公司、中國成達工程公司、中國寰球工程公司等一批智力密集型企業通過開展工程總承包,已將單一功能的設計院改造成為具備設計、采購、施工、試運行等多功能的國際型工程公司。中國冶金科工集團公司、中國機械工程總公司、上海建工集團、北京城建集團等大型建筑業企業(集團)通過改革和發展,調整組織結構,完善服務功能,工程總承包業務大大增加。
為適應國際承包工程的形勢需要,我國工程承包企業不斷創新承包模式,積極向高端市場邁進。如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中國石化工程建設公司近幾年來充分發揮品牌、技術、資金和集團優勢,積極探索EPC、BOT、PMC等經營方式,大力拓展建筑業產業鏈上游的設計、咨詢和項目開發和投融資業務,下游的維修、養護和委托管理,打破單一的經營模式,企業得到了快速發展。2005年,均進入世界500強。為提高企業工程總承包能力,近年來,一部分企業在優勢互補的原則下展開了兼并重組活動,如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兼并中國土木工程集團公司,中國石化蘭州設計院與中國石化第三建設公司重組為中國石化寧波工程公司等等。這些兼并重組活動,加快了建筑業產業結構的調整。
為“走出去”增加了“軟實力”。工程總承包是國際通用的承包方式,擁有工程總承包的實力,才能拿到進軍海外高端市場的“通行證”。目前,我國對外承包工程項目日趨大型化,部分大型對外企業積極進入高端市場,不但在國外承擔了不少EPC總承包項目,而且總承包合同額大幅度增長。建成了一批具有可觀盈利前景的工程總承包項目。如中國土木工程集團公司,先后完成了尼日利亞鐵路修復改造工程、博茨瓦納鐵路更新改造、澳門蓮花大橋等項目的總承包,10年來對外工程總承包合同額達到30多億美元。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6月,中信—中鐵建聯合體一舉中標合同額為62.5億美元的阿爾及利亞高速公路“交鑰匙”工程,成為我國迄今為止承攬的對外工程總承包合同額最大的項目,也是迄今為止世界工程承包市場中同類項目單項合同額最大的項目之一。中國石化工程建設公司所簽訂的伊朗ARAK煉廠擴建和產品升級項目總承包合同,EPC合同總價為21.68億歐元。
理論和實踐,都無可爭辯的說明了推行工程總承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令人惋惜和奇怪是這一工程建設組織方式還遠遠沒有廣泛推廣。其原因折射出當前工程建設、乃至經濟體制、機制存在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