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利娜、葛金星、葛小梅訴潘秋芹遺產繼承糾紛案

導讀:
本院審理查明,被繼承人葛西坤于一九六八年與案外人結婚,婚姻存續(xù)期間先育一女葛利娜,因不合于一九七二年在平樂鎮(zhèn)人民政府辦理離婚手續(xù),葛利娜隨郭玉蓮生活,離婚后,生一子葛金星,經人勸說雙方未復婚手續(xù)又共同生活,之后,又生一女取名葛小梅,此女經原洛陽地區(qū)中級人民法院判決,未被認定為雙方婚生子女.一九七三年,葛西刊與本案被告潘秋芹結婚,婚后又育三子,葛俊峰,葛智峰、葛智強.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葛西坤病故,病故前立有遺囑,內容為遺產由潘秋芹一人作主,債務六千五百元由潘秋芹償還,贍養(yǎng)母親即袁婦女之責歸潘秋芹,稱家中只有智峰、俊峰、智強三子,外人(指三原告)不得爭奪。
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人民法院
民事判決書
(1998)孟平民初字第122號
三原告訴稱:我父葛西坤病故后,遺產一直由潘秋芹擁有,現(xiàn)因生活需要,要求依法繼承父親遺產,請求法院為我們作主。被告辯稱:三原告超過訴訟時效,無權要求繼承,被繼承人生前留有遺囑,根據(jù)遺囑,他們不能分割遺產,葛小梅非葛西坤之女,無權要求繼承,請求法院駁回原告起訴。四個第三人共述稱:三原告非我家人,不能分割遺產。本院審理查明,被繼承人葛西坤于一九六八年與案外人結婚,婚姻存續(xù)期間先育一女葛利娜,因不合于一九七二年在平樂鎮(zhèn)人民政府辦理離婚手續(xù),葛利娜隨郭玉蓮生活,離婚后,生一子葛金星,經人勸說雙方未復婚手續(xù)又共同生活,之后,又生一女取名葛小梅,此女經原洛陽地區(qū)中級人民法院判決,未被認定為雙方婚生子女.一九七三年,葛西刊與本案被告潘秋芹結婚,婚后又育三子,葛俊峰,葛智峰、葛智強.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葛西坤病故,病故前立有遺囑,內容為遺產由潘秋芹一人作主,債務六千五百元由潘秋芹償還,贍養(yǎng)母親即袁婦女之責歸潘秋芹,稱家中只有智峰、俊峰、智強三子,外人(指三原告)不得爭奪。潘秋芹在葛西坤病危期間給予了悉心照料,病故后承擔了贍養(yǎng)袁婦女的義務,歸還了葛西坤在世的外債,病亡時,潘秋芹及村里也未告知三原告。三原告特別是葛利娜得知自己有繼承權后于去年五月起訴被告,要求分割財產.另查明,葛西坤承受祖業(yè)有東宅上房三間,與郭玉蓮婚后置有樓板、舊瓦房二間,此二人財產已分割清楚。葛西坤病故時財產狀況為:東宅上房三間(土木結構)、廈房三間(土木結構)、臨街三間。此三臨街九四年已被第三人葛俊峰拆后另建。動產有大床三張、小床一張、大缸一個.舊桌子一張、舊自行車一輛.其它業(yè)產各置一詞,難以查證,無法認定。本院認為,被繼承人葛西坤在病危期間,被告潘秋芹給予了悉心料理,三原告未盡孝道,且與被繼承人關系惡化,據(jù)此葛西坤取消三原告繼承權,合乎情理。葛利娜、葛金星雖系葛西坤子女,有繼承權,但其父病故時,二人均已成年,葛利娜已能獨立生活,葛金星隨母生活有依靠,葛西坤遺囑真實,并不違法。葛小梅雖未成年,已經法院判決書認定不是葛西、坤子女,該女在葛西坤病危時也未盡過義務。故無權分割葛西坤之財產.被告沒有充分證據(jù),本院對其提出的訴訟時效問題不予支持。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六條第一款、第二款之規(guī)定,經合議庭評議判決如下:三原告要求繼承葛西坤遺產之請求,本院不予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