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商業秘密要承擔哪些行政責任

導讀:
刑事責任是指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人因違反刑法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包括侵犯商業秘密罪、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和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程序、工具罪等,其中,行政責任是指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人因違反行政法律法規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包括行政處罰和行政強制措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的規定,行政處罰程序包括:1. 立案:行政機關發現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應當立案調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侵犯商業秘密的行政責任包括:1. 行政處罰: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人,由監督檢查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處 10 萬元以上 50 萬元以下的罰款。
侵犯商業秘密是一種不正當競爭行為,不僅會損害商業秘密權利人的利益,也會擾亂市場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侵犯商業秘密要承擔行政責任。本文將從律師的角度,對侵犯商業秘密要承擔哪些行政責任進行法律分析,并通過案例加以說明。
一:侵犯商業秘密的行政責任
侵犯商業秘密的行政責任是指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人因違反行政法律法規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侵犯商業秘密的行政責任包括:
1. 行政處罰: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人,由監督檢查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處 10 萬元以上 50 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 50 萬元以上 300 萬元以下的罰款。
2. 行政強制措施:監督檢查部門可以根據需要對與侵權行為有關的物品、工具、設備等采取查封、扣押等行政強制措施。
二:侵犯商業秘密的行政處罰程序
侵犯商業秘密的行政處罰程序是指行政機關對侵犯商業秘密行為進行處罰的程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的規定,行政處罰程序包括:
1. 立案:行政機關發現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應當立案調查。
2. 調查取證:行政機關應當對侵權行為進行調查,收集證據,查明事實。
3. 聽取陳述和申辯:行政機關在作出處罰決定之前,應當聽取被處罰人的陳述和申辯。
4. 作出處罰決定:行政機關根據調查結果和法律規定,作出處罰決定。
5. 送達:行政機關應當將處罰決定書送達被處罰人。
三:侵犯商業秘密的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
侵犯商業秘密的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是指被處罰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規定。
四:侵犯商業秘密的刑事責任
侵犯商業秘密的刑事責任是指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人因違反刑法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規定,侵犯商業秘密的刑事責任包括:
1. 侵犯商業秘密罪:侵犯商業秘密,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2. 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罪:違反國家規定,侵入國家事務、國防建設、尖端科學技術領域以外的計算機信息系統或者采用其他技術手段,獲取該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存儲、處理或者傳輸的數據,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3. 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程序、工具罪:提供專門用于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程序、工具,或者明知他人實施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的違法犯罪行為而為其提供程序、工具,情節嚴重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案例:
某市 A 公司研發了一種新型汽車零部件,并將其技術秘密保護起來。后來,A 公司發現該技術被 B 公司非法獲取,并用于生產同類產品。A 公司向公安機關報案,公安機關經過偵查,發現 B 公司的員工李某利用職務之便,竊取了 A 公司的技術秘密,并將其提供給 B 公司。公安機關以涉嫌侵犯商業秘密罪對李某和 B 公司進行立案偵查。
結語:
侵犯商業秘密要承擔行政責任、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其中,行政責任是指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人因違反行政法律法規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包括行政處罰和行政強制措施;刑事責任是指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人因違反刑法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包括侵犯商業秘密罪、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和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程序、工具罪等;民事責任是指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人因侵犯商業秘密而應承擔的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