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商業秘密罪的相關法律規定

導讀:
律師:以同一性鑒定為例,談侵犯商業秘密罪之無罪思路非公知性鑒定與同一性鑒定同屬秘密性判斷的兩個方面,非公知性鑒定與同一性鑒定是具有先后順序的,非公知性鑒定在先,而同一性鑒定在后,若鑒定結論得出涉案的技術信息為公知技術,則標明該技術信息無須以商業秘密予以保護,自然也無須對被害人所主張的技術信息與被告人所使用的技術是否相同進行鑒別,司法實踐中對商業秘密的非公知性的認定主要依據相關鑒定意見,但需要注意的是,鑒定機構在出具該技術信息具有非公知性的鑒定意見之前,要對國內外數據庫進行相關檢索,以保證鑒定意見的嚴謹性。
認定侵犯商業秘密罪,不應忽視哪些細節?
侵犯商業秘密罪,指以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或非法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或獲取的商業秘密,給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行為。認定侵犯商業秘密罪,不可忽視的細節有哪些?下面,小編為您介紹。
在司法實踐中,如何認定侵犯商業秘密罪,因對證據及法律適用方面看法不一,主要存在以下兩大爭議。
如何認定技術信息屬于商業秘密?
一方面,要看涉案的技術信息是否“不為公眾所知悉”,即具有非公知性。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不正當競爭民事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9條規定,有關信息不為其所屬領域的相關人員普遍知悉和容易獲得,應當認定為“不為公眾所知悉”。司法實踐中對商業秘密的非公知性的認定主要依據相關鑒定意見,但需要注意的是,鑒定機構在出具該技術信息具有非公知性的鑒定意見之前,要對國內外數據庫進行相關檢索,以保證鑒定意見的嚴謹性。
另一方面,要看權利人是否已采取保密措施及保密的范圍和程度。保密性是指權利人對其信息采取了合理的保密措施,將該信息作為商業秘密進行管理。其大致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商業秘密權利人主觀上必須具有保密意愿,客觀上采取了保密措施。二是對商業秘密采取的保密措施應在合理范圍內。即權利人所采取的保密措施足以提示一般人合理注意到商業秘密存在即可,并不要求權利人采取絕對的、極端的保密措施。
對權利人造成的損失金額如何認定。根據刑法的規定,給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是構成侵犯商業秘密罪的必備要件,但如何計算重大損失,法律并沒有明確規定。特別是在某些公司賬目不全,無法計算其生產成本的情況下,如何準確計算因侵權行為所獲得的利潤,更是實踐難點。
目前,對權利人造成的損失金額,司法實踐中主要存在以下三種計算模式:
一是侵權人的銷售收入減去權利人的成本;
二是侵權產品的銷售收入乘以同行業的平均利潤率;
三是侵權產品的銷售量乘以權利人被侵權前的平均銷售利潤。
如果采用第一種計算模式,一方面由于權利人在生產過程中需要支付技術使用費、廣告費等費用,其生產成本要遠大于侵權人的生產成本,另一方面侵權人為了占有市場,其銷售的價格有可能是權利人銷售價格的一半,顯然,這種計算方法不能客觀反映出權利人的實際損失。如果采用第二種計算模式,一方面存在前述侵權產品銷售收入過低的問題,另一方面同行業的平均利潤率也難以估算,不具有可操作性。因此,采用第三種計算模式,即通過對權利人同期銷售被侵權產品的平均銷售利潤進行司法審計后,再乘以侵權人銷售的侵權產品數量,計算出侵權行為對權利人所造成的損失。此種計算模式既充分考慮到侵權行為的直接后果是擠占了權利人產品的市場份額,又較為準確地估算出權利人的損失數額,具有可操作性。
侵犯商業秘密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侵犯商業秘密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侵犯商業秘密罪的相關法律規定
所謂對應關系能作為鑒定依據嗎?
可以。
鑒定依據是與非公知性鑒定中被鑒定為秘點的依據相對應的材料。二者要形成一一對應關系才能進行比對。
所謂的對應關系,是指兩個事物通過某種關系聯系起來。常見的對應關系包括功能對應、地點對應、原材料對應、時間順承對應、因果對應、配套對應、常識對應等等。
律師:以同一性鑒定為例,談侵犯商業秘密罪之無罪思路
非公知性鑒定與同一性鑒定同屬秘密性判斷的兩個方面,非公知性鑒定與同一性鑒定是具有先后順序的,非公知性鑒定在先,而同一性鑒定在后,若鑒定結論得出涉案的技術信息為公知技術,則標明該技術信息無須以商業秘密予以保護,自然也無須對被害人所主張的技術信息與被告人所使用的技術是否相同進行鑒別。
盡管鑒定意見系八大證據種類之一,同一性鑒定事關商業秘密的專業技術性判斷,但辦案人員仍然應依職責對鑒定意見進行實質性審查,以確定其鑒定結論是否具有可采性,并且結合全案的其他證據,綜合全案的事實來作出判斷,而非僅對鑒定意見作形式性審查。
以曾德國教授等人撰寫的《知識產權司法鑒定》中所記載的一起案件為例。湖南某機械制造公司(以下簡稱湖南某公司)生產潛水泵,在2014年,因一套潛水泵被盜,該公司向公安機關機關報案,辦案人員經過偵查,追蹤到犯罪嫌疑人將該潛水泵出售給江蘇的某機械公司(以下簡稱江蘇某公司),而恰好該公司與湖南某公司經營同類業務,生產了同樣的潛水泵。因此,湖南某公司認為江蘇某公司是想發設法獲取自家的潛水泵,涉嫌侵犯其商業秘密。
涉案公安機關受理湖南某公司的控告,并以江蘇某公司涉嫌侵犯商業秘密為由立案。經過湖南某司法鑒定中心進行鑒定,該鑒定中心最終給出該潛水泵屬于商業秘密,湖南某公司與江蘇某公司的潛水泵具有同一性的鑒定意見。在關于同一性鑒定上,鑒定意見書主要是從拆解潛水泵后,對湖南某公司生產的潛水泵與江蘇某公司生產的潛水泵的主要尺寸進行測量,并將兩臺設備的主要零配件進行一一對比,便認為江蘇某公司的潛水泵與湖南某公司被盜得到潛水泵總體結構、工作原理完全相同,結構實質相同。
辯方認為此司法鑒定意見存在若干問題,申請重新鑒定,在辦案機關拒絕后,辯方自行委托了重慶某司法鑒定中心對該潛水泵的非公知性與同一性進行鑒定。重慶某司法鑒定中心根據湖南某公司的潛水泵的設計圖紙及實物照片,總結出機械的外形尺寸、重量、形態、產品主要性能、總裝圖、電機的十五大主要特征,然后根據江蘇某公司的潛水泵的設計圖紙及實物照片,再總結上述十五大特征,對兩者的主要技術特征進行對比,并制作成圖。最終得出兩者的技術特征未見相同或實質相同的鑒定結論。辯方將此鑒定意見提交至辦案檢察官,檢察官邀請兩次鑒定的鑒定人員,對鑒定問題進行論述,當面聽取鑒定人員的意見,最終對該案作出不起訴處理。
當前,對商業秘密的司法鑒定還是存在諸多困境,由于知產產權司法鑒定的門檻較高,從事商業秘密司法鑒定的鑒定人員大多是兼職,他們在某個技術領域是有較高造詣的,但卻缺乏商業秘密的相關法律知識,且基于當前侵犯商業秘密案件不多,鑒定人員也缺乏豐富的鑒定經驗。因此,在很多情況下,當控辯雙方中有一方不服,需要重新鑒定時,得出的鑒定結論與第一份鑒定意見常常不一致。就以本案為例,在對同一性進行鑒定時,兩份鑒定意見的結論是爭鋒相對的。通過比較,我們可以發現湖南某鑒定中心在進行鑒定時,只對機械進行拆卸、測量,然后再比較具體機械的構造及尺寸,就得出兩機械所使用的技術一致的意見。而后一份鑒定意見則是通過歸納兩個機械中的技術特征,然后對比技術特征,得出是否相同或實質相同的意見。無疑,后一份鑒定意見才是合法合理的。在同一性鑒定中,比較的主體是被害人主張的技術密點與被告人使用的技術信息,且進行同一性鑒定的前提是被害人所主張的技術要點確實“不為公眾所知悉”。顯然,在上述案件中,湖南某鑒定中心作出的鑒定意見對此是缺失的。
此外,同一性的鑒定意見僅是作為辦案人員裁判之輔助,而非起決定性作用,辦案人員也不能對鑒定意見過于依賴,“以鑒代審”。如今,在如何采取同一性鑒定的方法上,司法實踐也進行了一些探索,例如在張某、浙江福瑞德化工有限公司涉嫌侵犯商業秘密被判無罪一案中,北京某司法鑒定中心出具司法鑒定書,認定聯力公司與福瑞德公司生產三乙基鋁的工藝流程中具有五項技術信息即總反應釜裝配圖中的雙進出口換熱盤管設計、鋁粉投料裝置、鋁粉投料方法、乙基化反應操作參數和生產操作規程具有同一性;而對技術信息進行同一性比較應當同時滿足采取基本相同的手段、實現基本相同的功能、達到基本相同效果這三條標準,而依據該三條標準,案中所涉及的上述五項技術信息,聯力公司和福瑞德公司間并不具有同一性。
因此,在當前的商業秘密案件中,在進行同一性鑒定時,也多鼓勵采用是否同時滿足采用基本相同手段、實現基本相同功能、達到基本相同效果作為標準來對技術信息進行同一性判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