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工程承包商的索賠策略分析

導讀:
新形勢下工程承包商的索賠策略分析
新形勢下工程承包商的索賠策略分析
目標分析。首先,確定索賠所要達到的目標。承包商的索賠目標通常為承包商索賠的基本要求,是承包商對索賠解決的最終期望。它由承包商根據合同實施狀況、所受實際損失和總的經營戰略確定。其次,分析目標實現的基本條件和可能性。承包商的索賠目標可能有多個,有容易實現的,也有難以實現的。承包商應按其實現難度進行排序,并逐一分析其實現的可能性和基本條件。另外,分析目標實現的風險。國際工程索賠過程中的風險很多,作為承包商應主要分析在履行合同責任時由于自身的失誤所導致的風險以及其它不利于索賠解決的影響因素。
對方立場分析。一是進行法律背景分析。包括合同法律基礎的特點、對方商業習慣、文化特點、民族特性等。二是利益和期望分析。分析對方的興趣和利益所在,研究雙方利益的一致性和矛盾性。對雙方利益和期望的分析是制訂索賠基本方針和策略的基礎。通常,雙方利益差距越大,期望越高,索賠的解決就越困難。三是對方的反索賠分析。索賠和反索賠是相互依存的。反索賠有以下三層含義:采取措施防止對方提出索賠;反駁對方的索賠要求,即對對方索賠的客觀性、合法性和合理性進行反駁;分析對方在合同實施過程中的失誤和違約行為,以此為據反向對方提出索賠。承包商應對業主一切可能的索賠項目進行預測和評估,并與自己的索賠要求進行比較分析,列出分析比較表,找出雙方要求的差異和利益平衡點。四是分析對方在索賠談判過程中可能采取的立場和策略,并對可能的談判過程及其結果進行預測和分析。
對外關系分析。工程承包是一項多元性、綜合性強的系統工程。在合同實施過程中,承包商有多方面的合作關系,如,業主、工程師、設計單位、供應商、承包商的代理人、業主的上級主管部門或政府機關等。承包商應對各方面關系進行詳細分析,爭取各方面的理解、支持和合作,營造一種有利于承包商的氛圍,從各方面向業主施加影響,使索賠解決更為順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