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工程項目中承包商面臨的匯率風

導讀:
國際工程項目中承包商面臨的匯率風
國際工程項目中承包商面臨的匯率風險
外匯匯率風險是指一個組織、經濟實體或個人以外幣計價的資產與負債,因外匯匯率波動而引起其價值上漲或下降的可能。對國際工程承包商而言,外匯風險主要是指由于外匯匯率波動而引起的應收資產和應付債務價值的變化。其主要表現是:第一,即期或延期付款的商品、勞務或工程,在標的物已發貨或交付、而貨款尚未收支這一期間,外匯匯率變化所發生的風險;第二,以外幣計價的國際信貸業務中,在債權債務未清償前所存在的匯率風險;第三,未交割的遠期外匯合同的一方,在該合同到期時,由于匯率變化,交易一方可能用更多或較少貨幣換取另一種貨幣的風險。
在國際工程承包中,在承包商開出各類付款保函、業主支付預付款、工程進度款,并扣留質量保證金已成了最基本的安排。在工程實施過程中,承包商以某種方式為項目融資、接受業主的延期付款從而承擔匯率風險已成了一般安排。在BOT項目中,承包商承擔匯率風險的時間經常達到十年以上。另一方面,承包商的融資、采購活動中也經常會涉及到匯率風險。強勢貨幣和弱勢貨幣都可能給承包商帶來風險損失。由于承包商還要用本幣進行項目結算,因此,本幣、外幣和時間構成了外匯風險的三個基本因素。
匯率風險可能對企業造成嚴重影響。近期發生的東南亞金融危機就是一個例證。因國際游資利用相關國家金融體系中的內在不平衡而刻意進行沖擊,從泰國開始,各國政府被迫放棄了本幣與美元的固定匯率制度,各國貨幣大幅貶值。原來以固定匯率制度為基礎投資于東南亞各國的公司因此而受到了嚴重沖擊。如擁有240億港元總資產的香港百富勤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就是因為受到本次東南亞金融危機的打擊而被迫倒閉的。我國從事國際工程承包的企業很多缺少相應的生產/施工實體,主要利用自身的融資能力、管理能力和市場渠道承攬工程項目,通過分包/采購合同組成針對特定工程項目的聯合體實施工程。在履約過程中,承包商的主要工作是組織協調各方來完成工程的建設。由于市場競爭激烈,承包商的賬面預算利潤常在10%左右,而工程的建設及收款周期一般要幾年。即使正常情況下,匯率在幾年的時間內波動10%的情況也是常見的。當以外幣作為合同結算貨幣時,由于匯率的波動,完全有可能大幅減少項目利潤,甚至造成項目的虧損。
工程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