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本案看無權代理的認定及其法律后果

導讀:
無權代理的行為,其效力是不確定的。因為無權代理行為對被告代理的本人并非一定不利,因此這種行為并不為法律所禁止,并非一定無效。這一規定表明,被代理人可以追認無權代理行為。就本案而言,對于陳某的女兒代理借款的無權代理行為,陳某并未向彭某表示反對,相反,陳某以自己還款的行為追認了其女兒的無權代理行為。第三人行使該權利的目的是使無權代理行為的不確定狀態早日確定下來。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陳某女兒代為立據的無權代理行為,經陳某事后追認,已變為有效的代理行為,對陳某應該發生法律效力,因此陳某應該承擔償還借款的責任。那么從本案看無權代理的認定及其法律后果。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無權代理的行為,其效力是不確定的。因為無權代理行為對被告代理的本人并非一定不利,因此這種行為并不為法律所禁止,并非一定無效。這一規定表明,被代理人可以追認無權代理行為。就本案而言,對于陳某的女兒代理借款的無權代理行為,陳某并未向彭某表示反對,相反,陳某以自己還款的行為追認了其女兒的無權代理行為。第三人行使該權利的目的是使無權代理行為的不確定狀態早日確定下來。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陳某女兒代為立據的無權代理行為,經陳某事后追認,已變為有效的代理行為,對陳某應該發生法律效力,因此陳某應該承擔償還借款的責任。關于從本案看無權代理的認定及其法律后果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債權債務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案情]
1998年8月,被告陳某的女兒替被告立據向原告彭某借款5000元,約定月利息為30%,此后經原告多次追要,被告于1999年初分別歸還原告600元和400元,2000年5月歸還1000元,2001年2月歸還300元。彭某追要余款無著,遂訴至法院請求依法判處。
[審判]
江蘇省阜寧法院審理認為:被告女兒代理被告立據向原告借款應屬無權代理,是效力待定的民事行為,原告依借據向被告追要借款本息時,被告沒有表示否認,且已實際償還了部分本息,應視為被告已追認其女兒的行為,故而被告應承擔該行為的法律后果,即應承擔償還借款的責任。
[評析]
本案涉及無權代理的法律后果問題。無權代理的行為,其效力是不確定的。因為無權代理行為對被告代理的本人并非一定不利,因此這種行為并不為法律所禁止,并非一定無效。對無權代理的法律后果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分析:
1、被代理人的追認權。我國《民法通則》第66條規定:“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的行為,只有經過被代理人的追認,被代理人才承擔民事責任?!边@一規定表明,被代理人可以追認無權代理行為。
被代理人的追認是一種單方法律行為,至于被代理人追認應采取何種方式,法律并未單獨規定,因而應當理解為可以采取各種形式,即可明示,也可默示。例如,被代理人接受相對第三人的義務履行或向相對第三人履行義務,都視為追認。但追認須是對無權代理人行為的全部承認,被代理人追認的效力在于使無權代理變為有權代理使其效力從不確定狀態變為確定狀態,該無權代理行為自行為成立時就對被代理人發生約束力。
就本案而言,對于陳某的女兒代理借款的無權代理行為,陳某并未向彭某表示反對,相反,陳某以自己還款的行為追認了其女兒的無權代理行為。陳某就應承擔其追認的后果。
2、第三人有催告撤回權。無權代理行為在來被代理人追認前,第三人可以請求被代理人作出是否追認的明確表示,也可以撤回自己與無權代理人所為的意思表示,即第三人享有催告權或撤回權。第三人行使該權利的目的是使無權代理行為的不確定狀態早日確定下來。催告權行使的對象為被代理人且必須在被代理人追認之前作出,而撤回行使對象為無權代理或被代理人。若第三人明知代理無權代理還與代理人為民事行為時,不享有撤回權。本案中,彭某不知陳某女兒是否有代理權,在陳某追認前,可以撤回實施借款的意思表示,向行為人主張權利。但在陳某追認后,彭某則不能以陳某女兒的所為為無權代理為由行使撤回權。
3、無權代理的行為人承擔的民事責任。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第66條規定“無權代理的行為未經本人追認的,由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筆者認為,因為無權代理行為直接侵害了第三人的合法權益,使第三人既無法實現現實利益又可能得不到期待利益,從維護第三人的合法權益出發,行為人向第三人承擔的民事責任應該既是一種負履行的責任,又是一種負賠償的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