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无码AV,不卡av中文字幕手机看,在线看片国产的免费,成av人大宝影视

我需要找律師

北京律師,專業團隊, 200+云律所實力在線

解決
難題
為您快速匹配專業律師

專業化團隊,全程跟進
一站式解決您的法律難題

直接找律師

我需要打官司

嚴選律師,權威專業,為當事人爭取最大利益

委托
律師
為您快速匹配專業律師

處理案件類型豐富,庭審經驗分析
上萬案件代理,勝訴率高

直接委托律師打官司

我需要詳細咨詢

專案咨詢服務,資深律師方案定制

付費
咨詢
為您快速匹配專業律師

根據實際情況量身定制專屬維權方案
精準把控案件難點,尋求最優方法

直接付費咨詢律師

我需要基礎咨詢

快速應答,高效服務,24小時在線

免費
咨詢
為您快速匹配專業律師

專業認證律師,一對一在線咨詢
法律問題優質解答,及時與客戶反饋

等待免費咨詢律師

犯罪表示與犯罪預備的區別

李楠楠律師2022.01.18498人閱讀
導讀:

我國刑法中的預備犯即犯罪預備是指為了實行犯罪而準備工具、制造條件但因意志以外原因未能著手實行犯罪的停止形態。這一目的表明犯罪預備是一種有明確的犯罪故意的行為只能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中是犯罪意圖的外化而不僅僅是犯意本身或者犯意的表示。即對預定的犯罪現場進行調查了解。意外原因表明犯罪預備行為停止不前非出己愿如被告發、被盤查等。顯然預備犯應當負刑事責任。但由于預備犯還沒有著手實行犯罪沒有造成犯罪結果其社會危害性通常小于既遂犯的社會危害性故對于預備犯可以從寬處罰。

我國刑法中的預備犯即犯罪預備是指為了實行犯罪而準備工具、制造條件但因意志以外原因未能著手實行犯罪的停止形態。這一目的表明犯罪預備是一種有明確的犯罪故意的行為只能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中是犯罪意圖的外化而不僅僅是犯意本身或者犯意的表示。即對預定的犯罪現場進行調查了解。意外原因表明犯罪預備行為停止不前非出己愿如被告發、被盤查等。顯然預備犯應當負刑事責任。但由于預備犯還沒有著手實行犯罪沒有造成犯罪結果其社會危害性通常小于既遂犯的社會危害性故對于預備犯可以從寬處罰。關于犯罪表示與犯罪預備的區別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刑事辯護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犯意表示是指表達犯罪意思的行為。刑法上關于言論(辭)可以構成犯罪的規定處罰的不是言論本身而是發表言論的行為及其方式。比如侮辱罪、誹謗罪、傳授犯罪方法罪、教唆犯罪、煽動性質的犯罪等。把言論寫在私人日記上不讓別人看到這只是思想寫在紙上公布于眾是發表言論。發表言論如果僅僅停留在意志形成階段也只屬于意思表示(包括犯意表示)如果更進一步進入意志實現階段如犯意表示的內容是煽動或教唆他人危害社會則成為犯罪實行行為如果找人商量如何實現除了煽動、教唆內容以外的犯罪意思則屬于預備行為。從需要到動機到犯意形成(包括犯意表示)都屬于思想范疇不受刑罰處罰。只有在犯意支配下積極或者消極地實現該犯意的外部行為出現才受刑罰處罰。

我國刑法中的預備犯即犯罪預備是指為了實行犯罪而準備工具、制造條件但因意志以外原因未能著手實行犯罪的停止形態。其特征是

(一)主觀目的是為了實行犯罪。預備可謂犯罪手段其目的是為了實行犯罪。這一目的表明犯罪預備是一種有明確的犯罪故意的行為只能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中是犯罪意圖的外化而不僅僅是犯意本身或者犯意的表示。

(二)客觀上行為人實施了犯罪預備行為。這種預備行為概括地說是為了實行犯罪積極創造有利條件的行為總和。具體說來可以分為兩類

1、準備工具的行為。這是指為實行犯罪而準備犯罪的工具包括尋找工具、購買工具、改造工具、制造工具等多種表現形式。

2、制造條件的行為。這是指為實行犯罪創造除了準備工具以外的各種順利條件的行為。結合司法實踐大致可歸納為以下方式

1踩點。即對預定的犯罪現場進行調查了解。

2練習。即對實行犯罪的過程、手法預先演練。

3清障。即為順利實行犯罪清除障礙。

4跟蹤或者尋找犯罪目標。

5埋伏或者守候。即進入預定的犯罪現場等待作案時機。

6引誘預定的被害人。

7邀約同伙。

8共謀、策劃。即商量作案方式、方法、步驟。把犯罪意圖告訴朋友不是商量聽到別人的犯罪想法沒有表態同意、支持或者出謀劃策也不是同謀。

9籌集資金。如為走私、販賣毒品或者雇用兇手而籌集資金。

10備料、備貨。如為制造毒品或者生產偽劣產品而準備原材料。

(三)尚未著手實行犯罪因為行為人意志以外因素而停止。因為行為人意志以外因素而停止是犯罪中止與犯罪未遂的共同點也是二者容易被混淆的原因著手實行與否則是二者之分界。意外原因表明犯罪預備行為停止不前非出己愿如被告發、被盤查等。

根據刑法第22條第2款的規定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遵犯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簡記從、減、免)。顯然預備犯應當負刑事責任。但由于預備犯還沒有著手實行犯罪沒有造成犯罪結果其社會危害性通常小于既遂犯的社會危害性故對于預備犯可以從寬處罰。可以是授權性法律規范的表達方式具有允許、許可的意思但同時也表明了刑事立法的傾向性意見。這兒刑法雖然用的是可以但可以理解為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也是法定的一般情況下司法機關必須這樣為之。只有在特殊情況下如行為人準備實行特別嚴重的犯罪、手段特別惡劣時也可以不予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故也是法律所規定可以應有之義。)至于究竟是從輕處罰還是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應當對犯罪預備的整個案件進行綜合考察后來決定。

刑法第22條第1款規定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犯罪預備是指直接故意犯罪的行為人為了實施某種能夠引起預定危害結果的犯罪實行行為準備犯罪工具制造犯罪條件的狀態。犯罪預備如何處罰呢

聲明:該作品系作者結合法律法規,政府官網及互聯網相關知識整合,如若內容錯誤,請通過 【投訴】 功能聯系刪除
點贊
收藏
分享至:
  • 犯罪預備的含義:犯罪預備一般是指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犯罪預備的認定標準如下:行為人已經為實施犯罪進行了準備活動;行為人主觀上具有犯罪的故意。犯罪預備的處罰: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在認定犯罪預備時,必須把犯罪預備與犯罪的預備階段區別開來。犯罪預備不同于犯意表示。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二條 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 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 犯罪預備形態的客觀特征

    吳夢云律師

    北京天用律師事務所

    吳夢云

    犯罪預備形態的客觀特征

    內容:二者的區別在于犯罪預備行為具有社會危害性已具備特定的犯罪構成我國刑法規定原則上要作為犯罪處理而犯意表示還不是行為無論是從行為人的主觀意圖還是客觀表現上看都不是在為犯罪實施創造條件不具有社會危害性對犯意表示不能處罰。這些語言都已經超出犯意表示的范疇而是在為實施犯罪創造條件的犯罪預備行為足以構成犯罪的應當以犯罪論處。以上兩個特征說明了犯罪預備形態可能發生的時空范圍即開始實施犯罪的預備行為起直至犯罪實行行為著手之前。推薦閱讀犯罪預備條件犯罪預備的概念與特征犯罪的預備、未遂和中止的規定

    吳夢云律師
    2022.01.18908人收看
  • 楊一凡律師

    主任律師
    • 幫助過 2
    • 好評率 99.3%
    • 5 分鐘響應

    擅長:債權債務、合同糾紛、建設工程

    • 非常細心
    • 專業負責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師
    • 經驗豐富

    用戶這樣評價她:

    • 非常細心
    • 專業負責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師
    • 經驗豐富
  • 建議您電話詢問您考試的考試辦,具體處理情況可能嚴厲也可能較寬松
  • 犯罪預備的特征是什么

    馮清琴律師

    北京天用律師事務所

    馮清琴

    犯罪預備的特征是什么

    內容:犯罪預備不同于犯意表示。這些語言都已經超出犯意表示的范疇而是在為實施犯罪創造條件的犯罪預備行為足以構成犯罪的應當以犯罪論處。但是后者尚未實際展開而只是在犯罪預備活動中間接地得到反映而前者即為了順利地著手實施和完成犯罪而進行犯罪預備活動的意圖與目的才是預備犯主觀方面主要的內容和特征所在。犯罪預備行為的發動、進行與完成都是受此種目的的支配的。這是犯罪預備與犯罪預備階段中止的關鍵區別所在。即犯罪預備的目的是為了順利地進行犯罪活動實現犯罪意圖體現了預備犯的主觀惡性這是追究其刑事責任的主觀依據。

    馮清琴律師
    2022.01.181015人收看
  • 任冰峰律師

    主任律師
    • 幫助過 54
    • 好評率 99.3%
    • 5 分鐘響應

    擅長:建設工程、房產糾紛、債權債務、合同糾紛

    • 非常細心
    • 專業負責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師
    • 經驗豐富

    用戶這樣評價她:

    • 非常細心
    • 專業負責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師
    • 經驗豐富
  • 律師回復中...
  • 犯罪預備和犯罪未遂的區別

    李楠楠律師

    北京市元甲律師事務所

    李楠楠

    犯罪預備和犯罪未遂的區別

    內容:犯罪預備是指直接故意犯罪的行為人為了實施某種能夠引起預定危害結果的犯罪實行行為準備犯罪工具制造犯罪條件的狀態。刑法第23條第1款規定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從需要到動機到犯意形成都屬于思想范疇不受刑罰處罰。預備可謂犯罪手段其目的是為了實行犯罪。這一目的表明犯罪預備是一種有明確的犯罪故意的行為只能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中是犯罪意圖的外化而不僅僅是犯意本身或者犯意的表示。即對預定的犯罪現場進行調查了解。

    李楠楠律師
    2022.01.18213人收看
  • 陳宗瓊律師

    主任律師
    • 幫助過 1
    • 好評率 99.3%
    • 5 分鐘響應

    擅長:婚姻家庭

    • 非常細心
    • 專業負責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師
    • 經驗豐富

    用戶這樣評價她:

    • 非常細心
    • 專業負責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師
    • 經驗豐富
  • 律師回復中...
  • 犯罪預備的概念與特征

    張蕓律師

    北京市元甲律師事務所

    張蕓

    犯罪預備的概念與特征

    內容:犯罪預備行為與犯意表示的最本質區別在于犯罪預備行為是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為實行犯罪起促進作用的行為因而對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構成了現實的威脅而犯意表示并沒有為實行犯罪起促進作用只是單純流露犯意的行為對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沒有構成現實的威脅。顯然預備犯應當負刑事責任。但由于預備犯還沒有著手實行犯罪沒有造成犯罪結果其社會危害性通常小于既遂犯的社會危害性故對于預備犯可以從寬處罰。主要應考慮的情節有犯罪預備行為是否已經完成犯罪預備行為本身能否導致實行 ...

    張蕓律師
    2022.01.18564人收看
  • 王熙律師

    主任律師
    • 幫助過 1941
    • 好評率 99.3%
    • 5 分鐘響應

    擅長:債權債務、建設工程、民間借貸

    • 非常細心
    • 專業負責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師
    • 經驗豐富

    用戶這樣評價她:

    • 非常細心
    • 專業負責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師
    • 經驗豐富
  • 犯罪預備屬于危險犯。危險犯指的是對侵犯客體產生損害危險即告成立的犯罪。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本身就產生了對客體產生損害的危險。但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二條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第二十三條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 什么是犯罪預備形態?

    張嘉娛律師

    北京天用律師事務所

    張嘉娛

    什么是犯罪預備形態?

    內容:我國刑法第22條第1款規定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我國刑法學界認為這只是對犯罪預備行為的描述并非犯罪預備的概念。犯罪預備形態具有以下特征1犯罪預備形態的客觀特征。這些語言都已經超出犯意表示的范疇而是在為實施犯罪創造條件的犯罪預備行為足以構成犯罪的應當以犯罪論處。以上兩個特征說明了犯罪預備形態可能發生的時空范圍即開始實施犯罪的預備行為起直至犯罪實行行為著手之前。犯罪預備行為的發動、進行與完成都是受此種目的的支配的。這是犯罪預備與犯罪預備階段中止的關鍵區別所在。

    張嘉娛律師
    2022.01.18184人收看
  • 吳夢云律師

    主任律師
    • 幫助過 472
    • 好評率 99.3%
    • 5 分鐘響應

    擅長:合同糾紛、債權債務、建設工程

    • 非常細心
    • 專業負責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師
    • 經驗豐富

    用戶這樣評價她:

    • 非常細心
    • 專業負責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師
    • 經驗豐富
  • 犯罪客體與犯罪對象的區別為犯罪客體決定犯罪性質,犯罪對象與犯罪性質無關;任何犯罪行為都必然侵害犯罪客體,但不一定都有侵害的對象;犯罪一般是通過侵害犯罪對象來破壞犯罪客體。任何犯罪都會使犯罪客體受到危害,而犯罪對象卻不一定受到損害。《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三條 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 犯罪預備和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的區別

    林艷英律師

    北京市元甲律師事務所

    林艷英

    犯罪預備和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的區別

    內容:二犯罪預備和犯罪中止有如下區別1、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實施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生的行為。犯罪預備是犯罪著手之前開始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時候而犯罪中止則是在犯罪既遂之前的任何時間段中都可以發生。犯罪預備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因素而造成的而犯罪中止是由于行為人自己自動放棄犯罪而造成的。行為犯刑法分則明確規定以完成一定的行為作為其犯罪構成要件的行為犯以法定的犯罪行為是否完成作為犯罪是否得逞的標志。因此有些犯罪分子遇到一些輕微的阻礙因素例如在搶劫罪中遇到熟人在強奸罪中由于被害人請求等,犯罪分子就中止了犯罪應該認為是自動中止。

    林艷英律師
    2022.01.18573人收看
  • 黃東潔律師

    主任律師
    • 幫助過 1134
    • 好評率 99.3%
    • 5 分鐘響應

    擅長:婚姻家庭、房產糾紛

    • 非常細心
    • 專業負責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師
    • 經驗豐富

    用戶這樣評價她:

    • 非常細心
    • 專業負責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師
    • 經驗豐富
  • 律師回復中...
  • 犯罪預備的種類有哪些

    元甲交通律師律師

    北京市元甲律師事務所

    元甲交通律師

    犯罪預備的種類有哪些

    內容:3排除實施犯罪的障礙。7擬定實施犯罪和犯罪后逃避偵查的計劃等等。犯罪預備是行為人所實施的行為的一種停頓狀態而犯罪的預備階段是行為發展的一個過程2、在認定犯罪預備時必須把犯罪預備與犯意表示區別開來。犯意表示是在實施犯罪活動以前把自己的犯罪意圖通過口頭或者書面的形式流露出來。犯意表示雖然在客觀上也表現為一定的行為但這一行為僅僅是其犯罪意圖的表露。

    元甲交通律師律師
    2022.01.18232人收看
  • 趙金保律師

    主任律師
    • 幫助過 1277
    • 好評率 99.3%
    • 5 分鐘響應

    擅長:交通事故

    • 非常細心
    • 專業負責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師
    • 經驗豐富

    用戶這樣評價她:

    • 非常細心
    • 專業負責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師
    • 經驗豐富
  • 共同犯罪與同時犯的辨析 就典型的共同犯罪成立所需具備的兩個必要條件而言,共同的犯罪故意主要是指各行為人之間必須存在關于共同實施特定犯罪行為的故意和犯意聯絡。共同的犯罪行為主要是指各行為人在犯意聯絡的基礎上共同實施相應的犯罪行為。如果欠缺上述兩個必要條件,則不成立共同犯罪。《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五條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過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論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按照他們所犯的罪分別處罰。第二十六條 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三人以上為共同實施犯罪而組成的較為固定的犯罪組織,是犯罪集團。對組織、領導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團所犯的全部罪行處罰。對于第三款規定以外的主犯,應當按照其所參與的或者組織、指揮的全部犯罪處罰。第二十七條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是從犯。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 犯罪預備的認定標準

    陳宗瓊律師

    陳宗瓊

    犯罪預備的認定標準

    內容:犯罪預備的概念和特征為認定犯罪預備提供了一般標準。無疑這兩個概念是有著密切聯系的因為犯罪預備只能發生在犯罪的預備階段。犯意表示是在實施犯罪活動以前把自己的犯罪意圖通過口頭或者書面的形式流露出來。因此它和犯罪預備具有本質的區別犯意表示不可能對社會造成實際危害也不具有對社會的現實危害性因此刑法沒有規定處罰犯意表示。總之在認定犯罪預備時正確地把它和犯意表示區別開來才能劃清罪與非罪的界限防止出入人罪。我們認為這些行為的性質基本上還是為進一步實行犯罪制造條件不能認為已經著手實行犯罪而應視為犯罪預備行為。

    陳宗瓊律師
    2022.01.18624人收看
  • 周春花律師

    主任律師
    • 幫助過 201
    • 好評率 99.3%
    • 5 分鐘響應

    擅長:婚姻家庭

    • 非常細心
    • 專業負責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師
    • 經驗豐富

    用戶這樣評價她:

    • 非常細心
    • 專業負責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師
    • 經驗豐富
  • 1、刑事案件一般都是有利相關方的犯罪,不管是情殺,色殺,劫財,還是各種矛盾沖突,都是相關關系者之間的矛盾體現,都是可以有跡可循,至少是從人性而發的,比如貪財,貪色,妒忌,愛慕等等,是在人類可以理解的范疇內。刑事犯罪在各個國家各個族群各個地區都呈現大體相同的態勢,也就是人性使然,大家都是人,犯的罪也是相同的。2、而恐怖襲擊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對毫無任何利益相關,毫無任何聯系的人,無征兆的主動的去傷害甚至奪取生命。恐怖襲擊還有另一個重要的特征就是有組織,有理論思想指導,有明確的政治訴求。《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零四條 組織、策劃、實施武裝叛亂或者武裝暴亂的,對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處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對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對其他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策動、脅迫、勾引、收買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武裝部隊人員、人民警察、民兵進行武裝叛亂或者武裝暴亂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 犯罪預備與犯意表示的區別是什么

    劉曉紅律師

    北京市元甲律師事務所

    劉曉紅

    犯罪預備與犯意表示的區別是什么

    內容:所以犯罪預備行為是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為實行犯罪起促進作用的行為因而對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構成了現實的威脅而犯意表示并沒有為實行犯罪起促進作用只是單純流露犯意的行為或者說是一種思想活動這種思想活動對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絲毫沒有構成現實的威脅。

    劉曉紅律師
    2022.01.18482人收看
  • 段建國律師

    主任律師
    • 幫助過 1289
    • 好評率 99.3%
    • 5 分鐘響應

    擅長:債權債務、刑事辯護、建設工程、民間借貸

    • 非常細心
    • 專業負責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師
    • 經驗豐富

    用戶這樣評價她:

    • 非常細心
    • 專業負責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師
    • 經驗豐富
  • 犯罪預備,即預備犯,是行為人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故意犯罪中介于犯罪決意與著手實行犯罪之間的一個階段。行為人在此階段上,主觀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預備行為是為侵害某種客體制造條件,并希望以此保證犯罪的既遂。犯罪預備行為也有其犯罪構成,它是一種犯罪未完成形態。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二條 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 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 犯罪形態之犯罪預備

    孔孟廷律師

    北京市元甲律師事務所

    孔孟廷

    犯罪形態之犯罪預備

    內容:我國刑法學界認為這只是對犯罪預備行為的描述并非犯罪預備的概念。這些語言都已經超出犯意表示的范疇而是在為實施犯罪創造條件的犯罪預備行為足以構成犯罪的應當以犯罪論處。以上兩個特征說明了犯罪預備形態可能發生的時空范圍即開始實施犯罪的預備行為起直至犯罪實行行為著手之前。犯罪預備行為的發動、進行與完成都是受此種目的的支配的。這是犯罪預備與犯罪預備階段中止的關鍵區別所在。根據這一規定犯罪預備行為可以分為兩大類1為實施犯罪準備犯罪工具的行為。準備犯罪工具包括制造犯罪工具、尋求犯罪工具及加工犯罪工具使之適合犯罪的需要。

    孔孟廷律師
    2022.01.18504人收看
  • 李孟陽律師

    主任律師
    • 幫助過 457
    • 好評率 99.3%
    • 5 分鐘響應

    擅長:交通事故

    • 非常細心
    • 專業負責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師
    • 經驗豐富

    用戶這樣評價她:

    • 非常細心
    • 專業負責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師
    • 經驗豐富
  • 對于構成犯罪預備的行為人,一般應當對比既遂犯減輕處罰。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二條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第二十三條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第二十四條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 犯罪預備與犯意表示相同之處

    陳宗瓊律師

    陳宗瓊

    犯罪預備與犯意表示相同之處

    內容:這就是說犯意表示是上述犯罪意思與外在表現方式的主客觀統一體。而犯罪預備行為則不然它已經通過準備工具或者其他制造便利條件的行為表示其犯罪意圖。相反犯罪預備行為不僅具有犯罪意圖而且表現為意圖的連貫性和堅定性其主觀惡性較深社會危險性較大并且由于其以一系列準備活動實現其既有的犯罪意圖因此具有發生危害方法結果的可能性。

    陳宗瓊律師
    2022.01.18408人收看
  • 張蕓律師

    主任律師
    • 幫助過 3
    • 好評率 99.3%
    • 5 分鐘響應

    擅長:婚姻家庭

    • 非常細心
    • 專業負責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師
    • 經驗豐富

    用戶這樣評價她:

    • 非常細心
    • 專業負責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師
    • 經驗豐富
  • 律師回復中...
  • 犯罪表示與犯罪預備的區別

    翁玉素律師

    北京市元甲律師事務所

    翁玉素

    犯罪表示與犯罪預備的區別

    內容:我國刑法中的預備犯即犯罪預備是指為了實行犯罪而準備工具、制造條件但因意志以外原因未能著手實行犯罪的停止形態。這一目的表明犯罪預備是一種有明確的犯罪故意的行為只能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中是犯罪意圖的外化而不僅僅是犯意本身或者犯意的表示。即對預定的犯罪現場進行調查了解。意外原因表明犯罪預備行為停止不前非出己愿如被告發、被盤查等。顯然預備犯應當負刑事責任。但由于預備犯還沒有著手實行犯罪沒有造成犯罪結果其社會危害性通常小于既遂犯的社會危害性故對于預備犯可以從寬處罰。

    翁玉素律師
    2022.01.18498人收看
  • 李楠楠律師

    主任律師
    • 幫助過 1400
    • 好評率 99.3%
    • 5 分鐘響應

    擅長:交通事故

    • 非常細心
    • 專業負責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師
    • 經驗豐富

    用戶這樣評價她:

    • 非常細心
    • 專業負責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師
    • 經驗豐富
  • 律師回復中...
  • 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的區分,犯罪預備認定標準

    李孟陽律師

    北京市元甲律師事務所

    李孟陽

    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的區分,犯罪預備認定標準

    內容:根據犯罪預備行為的實施方式犯罪預備可以分為準備工具的預備和制造條件的預備。無疑這兩個概念是有著密切聯系的因為犯罪預備只能發生在犯罪的預備階段。因此它和犯罪預備具有本質的區別犯意表示不可能對社會造成實際危害也不具有對社會的現實危害性因此刑法沒有規定處罰犯意表示。

    李孟陽律師
    2022.01.18688人收看
  • 孔孟廷律師

    主任律師
    • 幫助過 1
    • 好評率 99.3%
    • 5 分鐘響應

    擅長:婚姻家庭、房產糾紛

    • 非常細心
    • 專業負責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師
    • 經驗豐富

    用戶這樣評價她:

    • 非常細心
    • 專業負責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師
    • 經驗豐富
  • 犯罪預備有哪些刑事責任

    黃東潔律師

    北京市元甲律師事務所

    黃東潔

    犯罪預備有哪些刑事責任

    內容:即已經實施了準備犯罪工具或者制造犯罪條件的犯罪預備行為而不是單純的犯意表示。因此它和犯罪預備具有本質的區別犯意表示不可能對社會造成實際危害也不具有對社會的現實危害性因此刑法沒有規定處罰犯意表示。而犯罪預備是為著手實行犯罪而制造條件對社會存在著實際威脅具有社會危害性因此刑法明文規定預備犯應負刑事責任。我們認為這些行為的性質基本上還是為進一步實行犯罪制造條件不能認為已經著手實行犯罪而應視為犯罪預備行為。

    黃東潔律師
    2022.01.18678人收看
  • 劉曉紅律師

    主任律師
    • 幫助過 1475
    • 好評率 99.3%
    • 5 分鐘響應

    擅長:交通事故、合同糾紛、債權債務

    • 非常細心
    • 專業負責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師
    • 經驗豐富

    用戶這樣評價她:

    • 非常細心
    • 專業負責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師
    • 經驗豐富
  • 犯罪預備是什么意思

    郭銘芝律師

    北京天用律師事務所

    郭銘芝

    犯罪預備是什么意思

    內容:犯罪預備不同于犯意表示。二者的區別在于犯罪預備行為具有社會危害性已具備特定的犯罪構成我國刑法規定原則上要作為犯罪處理而犯意表示還不是行為無論是從行為人的主觀意圖還是客觀表現上看都不是在為犯罪實施創造條件不具有社會危害性對犯意表示不能處罰。這些語言都已經超出犯意表示的范疇而是在為實施犯罪創造條件的犯罪預備行為足以構成犯罪的應當以犯罪論處。以上兩個特征說明了犯罪預備形態可能發生的時空范圍即開始實施犯罪的預備行為起直至犯罪實行行為著手之前。犯罪預備行為的發動、進行與完成都是受此種目的的支配的。

    郭銘芝律師
    2022.01.18826人收看
  • 李維律師

    主任律師
    • 幫助過 1174
    • 好評率 99.3%
    • 5 分鐘響應

    擅長:物業費糾紛、供暖費用糾紛

    • 非常細心
    • 專業負責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師
    • 經驗豐富

    用戶這樣評價她:

    • 非常細心
    • 專業負責
    • 很有耐心
    • 放心律師
    • 經驗豐富
李楠楠律師

在線 問題仍未解決?1對1咨詢為您解答

  • 在線律師
  • 已服務274815人
  • 5分鐘內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