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避免和解決工程造價糾紛

導讀:
簡單來說,工程造價其實就是指的建設一個工程的總價格,包括預期的費用以及實際上所花的費用。在工程價格這一塊其實是非常容易發生糾紛的,那么造成工程造價糾紛的原因是什么?怎么避免和解決工程造價糾紛?由找法網小編為您一一解答。
一、造成工程造價糾紛的原因是什么
1、合同條款歧義:建設合同簽訂的條款不明確,導致產生合同條款歧義,當事人雙方在各自的立場上對條款內容理解的不同,導致工程造價結算產生糾紛。
2、合同條款不全面:在建設合同履行的過程中,合同條款約定的工作內容發生變化,增加或減少相關工作內容,但是在建設合同中又無相關條款規定,往往會產生各種工程造價方面的糾紛。
3、政策文件理解不同:國家及各省、市一般會隨著建筑市場的變化相繼出臺各項調價文件、費用定額及消耗量定額等,參建各方對相關政策文件理解的不同,往往會產生各種工程造價方面的糾紛。
4、外部因素變化:在建設合同履行的過程中,因外部因素變化,增加或減少相關工作內容,但是在建設合同中又無相關條款規定,往往會產生各種工程造價方面的糾紛。
5、工程量清單的項目特征歧義或描述未完全:工程量清單的項目特征是投標人報價的重要依據,但是工程量清單的項目特征歧義或描述未完全,導致在建設合同履行的過程中產生工程造價方面的糾紛。
6、工期延期:工期延期對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設計單位及勘察單位等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各參建單位對造成工期延期的責任主體的認定產生分歧,導致工程造價方面的糾紛。
二、怎么避免和解決工程造價糾紛
1、合同條款簽訂應嚴密、有效。首先,施工方和業主有關人員應認真學習《合同法》等有關法律知識,認真學習國家和地市的有關工程造價的各種文件規定,并嚴格按規定辦理工程預結算;二要堅持實事求是原則,業主不盲目壓價,施工方不接受不合理壓價要求,不施苦肉計以免簽訂不合法的無效條款。
2、加強勘察設計管理資料。
3、施工圖預算要全面、準確、合法、有效。
4、在施工過程中,要嚴格執行現場簽證制度,監理工程師應做到守法、誠信、公正、科學。
5、在開工前應簽訂材料價格確認方案的規定性文件,并嚴格執行,以避免以材料找茬引起糾紛。
此外,根據工程施工過程中業主、監理工程師和承包商處理糾紛的實踐,工程造價糾紛解決途徑主要有友好協商解決、調解解決、仲裁或訴訟解決。
三、工程造價糾紛事前化解的意義
糾紛的預防是指約定前或履行過程中采取得各種防止糾紛發生的措施。糾紛時不正常的情況下,不但影響了雙方的友好合作,而且影響了合同的履行。一旦發生糾紛,處理起來必然會消耗精力和財力,增加負擔。因此事先采取各種預防措施也是一種自我保護措施。
1、有利于防止合同漏洞及欺詐。
合同漏洞是產生糾紛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當事人在合同簽訂時就預先考慮到如何防止合同糾紛的發生,主要調查了解對方當事人的履行能力和詳細定明合同條款來入手。合同條款的詳細羅列,就可以防止合同漏洞的發生。
2、有利于順利履行合同,達到實現合同簽目標的目的。
3、有利于糾紛發生后的順利解決問題,解決糾紛的依據除了法律,行政法規的內容以外,最主要的是合同的內容。
4、有利于雙方的友好合作,糾紛解決得不好,不但合同本身無法順利履行,也會影響到雙方的友好合作。
5、有利于維護社會經濟秩序,維護設計經濟的正常化是社會經濟生產穩定的基本要求。只要在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中,人民才能順利地開展經濟活動,實現經濟目的,完成經濟目標。
以上便是小編為您介紹的關于造成工程造價糾紛的原因是什么,怎么避免和解決工程造價糾紛的內容。在司法實踐當中,如果涉及工程造價糾紛,當事人有明確約定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判決;如果約定不明確,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委托鑒定機構按照一定的定額進行結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