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買賣避稅出妙招 業內忠告莫吃啞巴虧

導讀:
轉讓購買五年內的房產,須按照房價全額繳納5.5%的營業稅,樓市“六一新政”中的這一舉措讓不少打算近期進行房產交易的市民犯了難,市場上也出現了一些所謂的規避“妙招”。記者昨日就此咨詢了部分業內人士,他們認為這些“妙招”存在一定的法律和市場風險,買賣雙方還是應謹慎行事。香港中原地產分析師王巍巍表示,贈與賣房存在相當大的法律風險,出現問題時買房人往往要吃“啞巴虧”。所以在房產交易時最好棄用所謂的“妙招”,避免不必要的交易糾紛。那么二手房買賣避稅出妙招。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轉讓購買五年內的房產,須按照房價全額繳納5.5%的營業稅,樓市“六一新政”中的這一舉措讓不少打算近期進行房產交易的市民犯了難,市場上也出現了一些所謂的規避“妙招”。記者昨日就此咨詢了部分業內人士,他們認為這些“妙招”存在一定的法律和市場風險,買賣雙方還是應謹慎行事。香港中原地產分析師王巍巍表示,贈與賣房存在相當大的法律風險,出現問題時買房人往往要吃“啞巴虧”。所以在房產交易時最好棄用所謂的“妙招”,避免不必要的交易糾紛。關于二手房買賣避稅出妙招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房產糾紛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轉讓購買五年內的房產,須按照房價全額繳納5.5%的營業稅,樓市“六一新政”中的這一舉措讓不少打算近期進行房產交易的市民犯了難,市場上也出現了一些所謂的規避“妙招”。記者昨日就此咨詢了部分業內人士,他們認為這些“妙招”存在一定的法律和市場風險,買賣雙方還是應謹慎行事。
“妙招”之一:虛報房產總價
案例:胡先生打算將手中一套總價40萬的房源出售,為了避開營業稅,他與買房人約定在買賣合同上將房價標為20萬元。在房管部門繳稅時,他認為只需要按照評估價格繳納契稅,而營業稅則可以省下一大筆錢了。
點評:我愛我家市場部舒經理介紹說,去年新政剛實施時確實有不少賣房人這樣操作過,由于在繳納契稅時房管部門對特別低的房產總價會重新核定,并按照核定后的價格征收契稅,不過營業稅并沒有采取這種方式,使得一些賣房人蒙混過關。而今年在征收營業稅時必須提供契稅的完稅發票,這也就意味著房產總價一覽無遺,因此想通過虛報房價來規避營業稅的賣房人無法“得逞”。
“妙招”之二:假贈與真買賣
案例:有人欲買石女士手中一套60萬元的房產,可是3.3萬元的營業稅讓石女士覺得有點虧。于是她打算以贈與的方式賣房,由于沒有發生交易行為,因此營業稅可以避開不交,買方只需繳納4%的契稅。
點評:這種方式在去年新政出臺時也有不少買賣雙方效仿,不過實際操作成功的并不多。香港中原地產分析師王巍巍表示,贈與賣房存在相當大的法律風險,出現問題時買房人往往要吃“啞巴虧”。這是由于我國《合同法》中規定,“贈與的財產有瑕疵,贈與人不承擔責任”,也就是說,買方拿到房產后如果發生了質量問題,在法律上不受保護,很難要求房主賠償。此外,買家還要承擔贈與人撤消贈與和不履行贈與義務的風險,而且如果私下交易被拆穿,雙方都要負法律責任,補繳稅款與罰款,這對雙方來說都得不償失。
“妙招”之三:私簽合同后過戶
案例:為了避開5.5%的營業稅,房主周先生與買方陳先生私下簽訂了一份買賣合同,約定三年后再正式辦理買賣過戶手續,這樣周先生便不用繳納營業稅。陳先生先付了3萬元的定金,便舉家搬進了新居。
點評:據了解,這種方式在去年南京的二手房市場上較為普遍,而且公證機關也可以為這樣的交易雙方辦理公證。不過由于市場風險較大,今年公證部門對此類公證的審核已經越來越嚴格,交易雙方想通過公證的方式獲取保證也越來越難。我愛我家舒經理表示,市場的風險主要體現在國家政策的變動上,去年新政中規定兩年內賣房的要繳納營業稅,而今年又將年限提高到五年,這使得去年不少私簽合同避稅的市民又要再等三年。即使等到三年后再過戶時,房價也會出現變化,如果漲幅較大的話,房主寧愿賠償違約金也不賣,買方只能重新選擇房源。業內人士表示,由于在未來幾年內國家開征物業稅、個人所得稅的可能性較大,買賣雙方都有一定的市場風險。即使規避了營業稅,也很有可能要繳納其他稅種。所以在房產交易時最好棄用所謂的“妙招”,避免不必要的交易糾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