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部副部長給拆遷定硬規 安置不落實不能拆

導讀:
昨日,全國建設系統黨風廉政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會議在寧召開。“要堅持先安置、后拆遷,凡安置資金不到位、安置方案不落實、被拆遷人沒有得到依法合理安置的項目,一律不能拆遷。”建設部副部長劉志峰在會上向來自全國各地的200多位建設系統的廳長及相關領導強調了我國今后拆遷的“硬規矩”。江蘇省建設廳廳長周游這樣介紹江蘇去年的拆遷情況。目前,拆遷工作平穩進行。“平安拆遷”使得全省因拆遷引發的矛盾糾紛急劇下降,全省未發生惡性拆遷事故。南京市的拆遷“新政”從而也受到了國務院領導和建設部的充分肯定。那么建設部副部長給拆遷定硬規 安置不落實不能拆。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昨日,全國建設系統黨風廉政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會議在寧召開。“要堅持先安置、后拆遷,凡安置資金不到位、安置方案不落實、被拆遷人沒有得到依法合理安置的項目,一律不能拆遷。”建設部副部長劉志峰在會上向來自全國各地的200多位建設系統的廳長及相關領導強調了我國今后拆遷的“硬規矩”。江蘇省建設廳廳長周游這樣介紹江蘇去年的拆遷情況。目前,拆遷工作平穩進行。“平安拆遷”使得全省因拆遷引發的矛盾糾紛急劇下降,全省未發生惡性拆遷事故。南京市的拆遷“新政”從而也受到了國務院領導和建設部的充分肯定。關于建設部副部長給拆遷定硬規 安置不落實不能拆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房產糾紛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昨日,全國建設系統黨風廉政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會議在寧召開。
“要堅持先安置、后拆遷,凡安置資金不到位、安置方案不落實、被拆遷人沒有得到依法合理安置的項目,一律不能拆遷。”建設部副部長劉志峰在會上向來自全國各地的200多位建設系統的廳長及相關領導強調了我國今后拆遷的“硬規矩”。
江蘇城鎮房屋拆遷總量下降50%以上
“2004年全省的拆遷進展情況是比較慎重的,基本上做到了城市建設規模、拆遷規模與當地發展水平、社會承受能力和居民的收入狀況相適應。”江蘇省建設廳廳長周游這樣介紹江蘇去年的拆遷情況。
記者了解到,江蘇去年制定城鎮拆遷計劃,控制拆遷規模,截至去年底,江蘇城鎮房屋拆遷總量與2003年相比下降了50%以上,全省共許可拆遷項目1077個,許可拆遷1287萬平方米,拆遷居民83918戶。目前,拆遷工作平穩進行。拆遷的政策也得到進一步的改善,13個省轄市的拆遷政策已完成或即將完成拆遷建設與國家相關拆遷條例的全面銜接。拆遷行為也得到進一步的規范,堅持實行依法拆遷、“陽光”拆遷、誠信拆遷,建立和完善拆遷公示、信訪接待、拆遷舉報、拆遷承諾、拆遷監管和拆遷責任追究等六項制度,確保拆遷程序、補償、安置三到位。普遍實現了拆遷補償的市場化運作和雙保障制度,拆遷補償安置水準明顯提高。“平安拆遷”使得全省因拆遷引發的矛盾糾紛急劇下降,全省未發生惡性拆遷事故。
其中,南京市去年拆遷面積達43.4萬平方米,涉及5533戶村(居)民和216個工企單位。在拆遷過程中,市委、市政府以及拆遷部門堅持以民為本、科學論證,用政策來保障被拆遷戶的合法權益;有針對性地做好被拆遷戶的思想政治工作;文明操作,親情待民,幫助被拆遷戶解決實際困難,拆遷工作做到哪里,思想工作就做到哪里,黨和政府的關懷就送到哪里。這些都確保了該市的拆遷工作平穩推進。南京市的拆遷“新政”從而也受到了國務院領導和建設部的充分肯定。
拆遷量下降了,但全省各市住房供應結構卻得到了不小的改善,大幅度增加了適合被拆遷居民購房的普通商品房、經濟適用房、定銷安置房和廉租房的建設量。
行政審批和工程項目發包腐敗最集中
“一年來,建設系統的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基本體現了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特別是在糾正損害群眾利益、加強黨風廉政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建設系統干部違紀違法問題仍時有發生。”劉志峰副部長不無遺憾地表示,當前我國建設領域腐敗案件,主要集中在規劃許可、工程招投標、房地產市場和市政公用市場方面。
據全國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統計,2004年建設系統違紀違法人員451人(120人已被判刑,37人已移送司法機關處理)。其中,行政機關干部118人,占26%;具有行政管理職能單位的人員111人,占25%;企事業單位222人,占49%。從違紀違法的具體行為看,在行政審批和工程項目發包中,索賄、受賄和受禮問題較為突出,占32.5%;其次是利用管理漏洞貪污、挪用公款(或專項資金)、私分公款和違反財經紀律問題,占31%;失職瀆職、嫖娼、賭博、違反行政紀律的案件占30%。從整個建設領域看,領導干部干預和插手工程招投標活動,建設單位規避招標、以及招投標中弄虛作假等違法違紀問題仍較突出。一些地區市政公用行業產權改革及特許經營招投標中,存在國有資產流失、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和職工利益的問題;城鎮房屋拆遷中侵害居民利益問題時有發生。全系統不穩定因素較多。
中紀委駐部紀檢組組長姚兵在代表中央紀委監察部駐建設部紀檢組監察局作工作報告時介紹,該駐部紀檢組監察局去年全年受理群眾來信來訪等舉報436件(次);直接查辦案件21件,查結14件,處理正司(局)級干部1人;同15名司局級干部進行了提醒或誡勉談話。
記者了解到,去年江蘇加大招投標工作,全年招標發包金額882.4億元,節約建設資金73.4億元。努力構建有建設工作特點的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會同省檢察院、監察廳制定了《江蘇省工程建設領域違法違規行為防治辦法》,對加強工程建設領域反腐敗工作發揮了積極作用。
近日,江蘇省建設廳又圍繞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將去年“萬人評議”省級機關作風活動中群眾的135條批評意見引發給全廳,對照先進性要求擺原因、查原因,改善全省建設系統作風建設。
從源頭上防止農民工工資出現新拖欠
劉志峰副部長說,截至去年年底,全國已償還農民工工資332.7億元,償付比例達到2003年之前歷年累計拖欠總額的99.87%。對新的拖欠,建設部門也本著有訴必查的原則,及時解決。在工作過程中,重視長效機制建設。同時也出臺了相關的規章制度。如《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支付管理暫行辦法》要求,按照依法簽訂的集體合同或勞動合同約定的日期,按月支付農民工工資,并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努力從制度上規范各方行為,從源頭上防止發生新的拖欠,保障農民工的合法權益。
而江蘇的清欠工作更是走在了前列。根據江蘇建設信息網統計,截至去年底,江蘇省已清償拖欠工程款31.38億元,占年度還款計劃的138.11%,其中,政府工程拖欠工程款已還款15.53億元,占年度還款計劃的129.69%。全省拖欠工程款2004年還款計劃已于2004年年底前完成。
償清“舊債”并不是最終目的,盯緊源頭、防止新的拖欠才是關鍵。劉志峰副部長昨日透露,今年全國要基本償清政府投資項目拖欠的工程款,繼續抓好房地產開發項目及社會項目的清欠工作。嚴肅查處惡意拖欠行為,探索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制度,發展成建制勞務企業,建立和規范勞務分包市場,從源頭上遏制違法用工、損害農民工合法權益的行為。進一步建立健全治理拖欠的長效機制,防止新的拖欠。
江蘇今年力破水環境污染和交通擁堵
城市建設、清欠農民工工資、整頓出租車市場……建設部門肩負的任務非常繁重。類似的話語昨日在劉志峰副部長、王壽亭副書記的講話中多次出現。
王壽亭在昨日的致辭中表示,江蘇全省建設系統去年統籌城鄉建設事業健康發展,著力解決工資清欠、城鎮房屋拆遷中存在的問題,為促進江蘇改革發展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近年來,全省各級建設部門不斷加大反腐倡廉教育,積極探索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的途徑,更是有力地保障了建設工作的健康發展。 [page]
周游廳長在昨日的會議上致詞時透露了江蘇2005年全省的建設思路。他介紹說,2005年,江蘇省建設廳將以區域規劃和村鎮規劃的編制及實施為著力點,充分發揮規劃對城鄉和區域兩大統籌的引導調控作用,開展“十百千”創建活動,努力使江蘇省的城鄉面貌躍上一個新的臺階。
解決城市水環境污染和交通擁堵等重點問題,努力打造天藍地綠、山清水秀、交通暢達、古今輝映的城市人居環境,推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在城市水環境綜合整治上,將做好城市河道兩側環境整治、污水截流治理、河道清淤和河面岸坡保潔、水系溝通及引水換水等工作;加強河道景觀設計,整修綠化城市河岸,滿足市民親水活動的需要。確立以人為本和公交優先的交通理念,加大行人與非機動車交通設施、公交場站設施、公交專用道、公共停車設施和無障礙設施的建設力度,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努力建成方便、快捷、安全、高效的城市交通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