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見代理合同案例分析

導讀:
法律評析本案的焦點在于姚某是否構成表見代理。另一種意見認為,姚某的行為構成表見代理。”據此可以看出,表見代理的基本要件是:1、行為人以被代理人名義與相對人簽訂合同。表見代理如何認定,關鍵之處在于對第3個要件的理解,即如何確定相對人有充分的理由認為代理人具有代理權。因此,姚某的行為構成表見代理,應按合同法第四十九條之規定,由木材廠承擔姚某的行為后果,履行與家俱城的加工合同。[page]延伸閱讀:表見代理合同相關法律《合同法》第四十九條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那么表見代理合同案例分析。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法律評析本案的焦點在于姚某是否構成表見代理。另一種意見認為,姚某的行為構成表見代理。”據此可以看出,表見代理的基本要件是:1、行為人以被代理人名義與相對人簽訂合同。表見代理如何認定,關鍵之處在于對第3個要件的理解,即如何確定相對人有充分的理由認為代理人具有代理權。因此,姚某的行為構成表見代理,應按合同法第四十九條之規定,由木材廠承擔姚某的行為后果,履行與家俱城的加工合同。[page]延伸閱讀:表見代理合同相關法律《合同法》第四十九條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關于表見代理合同案例分析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合同糾紛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具體案情
某木材器具廠(以下簡稱木材廠)與某家俱城多次有業務往來。在1999年3月兩方第一次簽合同時,木材廠經理對家俱城說,以后業務均由該廠業務員姚某代理。之后,木材廠每次與家俱城簽訂業務合同,都是由其業務員姚某辦理,并帶有介紹信、加蓋公章的空白、授權委托書。
2004年2月前,姚某又與家俱城簽訂了加工家俱合同,總價款12萬元,40日內交貨,預付款4萬元。當天家俱城將4萬元預付款匯入姚某提供的銀行帳戶里。由于與姚某是老關系,家俱城這次沒有要求姚某出示廠方介紹信及授權委托書,只是在姚某拿的加蓋木材廠公章的空白合同書中與姚某簽訂合同并簽名蓋章。
兩個月過后,家俱城不見木材廠發貨,便到木材廠詢問,得知姚某早在2003年12月就離開了木材廠。家俱城讓木材廠繼續履行合同,遭到拒絕。5月份訴于法院。
法律評析
本案的焦點在于姚某是否構成表見代理。一種意見認為姚某無代理權,行為后果應由其本人承擔。由于家俱城沒有在法律規定的時間內催告木材廠追認,也沒有申請撤銷,故應駁回其訴訟請求。另一種意見認為,姚某的行為構成表見代理。木材廠應當承擔履行合同的義務。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
所謂表見代理是指對于無權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義所實施的民事行為,善意的第三人有理由確信該行為人有代理權,因而可使被告代理人承擔有權代理法律后果的一種行為。這里所說的“無權代理”一般包括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等情形。
我國第四十九條對此有規定:“行為人沒有代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的,該代理行為有效。”據此可以看出,表見代理的基本要件是:
1、行為人以被代理人名義與相對人簽訂合同。
2、相對人與行為人之間訂立合同應當符合和有效的要件要求。
3、客觀上須有足以使相對人相信行為人具有代理權的情形。
4、相對人必須是善意的,且無過失。
表見代理如何認定,關鍵之處在于對第3個要件的理解,即如何確定相對人有充分的理由認為代理人具有代理權。相對人的理由是相對人在主觀上的感受,通過某些事實,經過判斷,足以認為行為人是有代理權的人。但是,這種相對人的主觀判斷的確定標準,并不是主觀標準,而是客觀標準,即判斷相對人的相信,并不按照其主觀的感受為標準,而是按照通常人的感受標準掌握。
本案如單純從家俱城角度來說,其在與姚某簽訂合同中,沒有讓姚某出示廠方介紹信和授權委托書,其主觀上有一定過失。但從客觀事實分析,木材廠與家俱城長期有業務往來,每次都是業務員姚某與家俱城簽訂合同,并且木材廠在與家俱城第一次簽訂合同時曾明確說過,以后該廠與家俱城的業務均由姚某辦理,從通常人(包括家俱廠)的角度可以認為,以后如無特別說明或,姚某可以代理木材廠與家俱城從事商務行為。
在2004年2月簽訂合同中,家俱城雖未讓姚某出具授權委托書及介紹信,但在簽合同中仍是由姚某提供了加蓋木材廠公章的空白合同書,且姚某離廠后木材廠未及時通知到家俱城,因此家俱城雖然也存在過失,但從通常的角度看,這種微小的過失不妨礙其仍有充分的理由確信姚某仍為木材廠的代理人。因此,姚某的行為構成表見代理,應按合同法第四十九條之規定,由木材廠承擔姚某的行為后果,履行與家俱城的加工合同。
[page]
延伸閱讀:
表見代理合同相關法律
《合同法》第四十九條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
第五十條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超越權限訂立的合同,除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超越權限的以外,該代表行為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