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結算糾紛的主要表現有哪些

導讀:
土建工程的工程量爭議主要是合同生效后增加的工程量及對隱蔽工程的工程量清單未做三方確認,僅憑承包方施工日記進行結算,發包方提出異議。安裝工程的工程量爭議,主要表現在隱蔽在墻體中的管線鋪設記錄與確認問題。承包方提交決算報告的前提是工程“竣工”。“竣工”在實際執行過程中的情況比建設工程承包合同的“竣工”要復雜得多。違約之爭在建設工程結算糾紛中比較常見。如果建設單位參與指定或者暗示分包單位,則引起的工程款結算糾紛會更復雜。當全額發票應付的稅款超過剩余工程款時,這種糾紛發生的可能性更大。尾款的爭議建設工程竣工移交后,承包人按照合同要求應在一年內進行保修。那么建設工程結算糾紛的主要表現有哪些。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土建工程的工程量爭議主要是合同生效后增加的工程量及對隱蔽工程的工程量清單未做三方確認,僅憑承包方施工日記進行結算,發包方提出異議。安裝工程的工程量爭議,主要表現在隱蔽在墻體中的管線鋪設記錄與確認問題。承包方提交決算報告的前提是工程“竣工”。“竣工”在實際執行過程中的情況比建設工程承包合同的“竣工”要復雜得多。違約之爭在建設工程結算糾紛中比較常見。如果建設單位參與指定或者暗示分包單位,則引起的工程款結算糾紛會更復雜。當全額發票應付的稅款超過剩余工程款時,這種糾紛發生的可能性更大。尾款的爭議建設工程竣工移交后,承包人按照合同要求應在一年內進行保修。關于建設工程結算糾紛的主要表現有哪些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建筑工程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工程量方面
工程量一般指的是由于變更簽證引起的工程量增加。理論上應該是先由承包方做書面變更簽證申請,經建設單位審批后再施工。土建工程的工程量爭議主要是合同生效后增加的工程量及對隱蔽工程的工程量清單未做三方確認,僅憑承包方施工日記進行結算,發包方提出異議。安裝工程的工程量爭議,主要表現在隱蔽在墻體中的管線鋪設記錄與確認問題。
竣工決算時間的爭議
建設工程承包合同簽署之前承包方會提交一份預算報告,工程竣工后再由承包方提出決算報告,經發包方審核達成一致后由發包方支付。承包方提交決算報告的前提是工程“竣工”。“竣工”在實際執行過程中的情況比建設工程承包合同的“竣工”要復雜得多。承包方往往為了承攬業務,對發包方在合同中設下的“竣工”概念陷阱不加防范。一旦中招,即便合同約定的工程量履行完畢,發包方也以整個工程沒有“竣工”為理由,而拒收承包方的決算報告。發包方就以“決算不成熟”為由拒付工程款。
違約的爭議
無論承包方的逾期竣工,還是發包方未能提供施工進場的條件、中期擅改設計、未按形象進度支付進度款、建設工程材料不能及時供應從而造成停工等情形,最終都以違約金的形式反饋到工程款的結算中。違約之爭在建設工程結算糾紛中比較常見。
建筑材料品質的爭議
建設工程招投標時對工程主要建筑材料品質有所要求或承諾,但由于建筑材料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有時使得承包方轉而采用合同外的其他建材,因此,引起結算糾紛是很常見。
[page]
總包與分包的爭議
激烈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分工越來越細,一個大型建設工程很難由單一的總承包商完成,而且有些勞務作業需要大量的人力,也無法由總承包公司獨立完成。因此,總承包單位承攬建設項目后經建設單位同意,一般都會將其中的專業工程和勞務作業分包相應的分包單位。如果發包方就全額工程款結算完畢,則發生結算爭議的可能性較小,如果發包方只進行部分結算,則很容易釀成總承包單位與分包單位的爭議。而且總承包單位與分包單位之間除工程款結算外,還存在著管理費之爭。如果建設單位參與指定或者暗示分包單位,則引起的工程款結算糾紛會更復雜。這類糾紛在建設工程領域比較普遍。
發票的爭議
建設工程款絕大部分都是分期付款,建設工程的成本核算需要工程竣工后才能進行。因此,少數私有企業發包方在分期付款時可能會忽視立即索取工程款發票。而某些承包方,特別是掛靠性質的臨時施工隊,為偷逃稅收有時以未收到全額工程款為由,拒絕開具稅收發票。當全額發票應付的稅款超過剩余工程款時,這種糾紛發生的可能性更大。
尾款的爭議
建設工程竣工移交后,承包人按照合同要求應在一年內進行保修。為了保證承包方履行保修義務,發包方一般在合同中約定工程款支付95%工程款后,余下5%工程款留待一年保修期滿后再行支付。有的合同采取工程款先付,由承包方另行出具5%工程款的銀行保函加以保證。5%尾款爭議的原因在于承包人是否能在保修期內適當履行保修義務。
合同的爭議
這方面的爭議在建設工程領域有一定的代表性。實力雄厚的建設工程發包方利用其在簽約中所處的優勢地位,就同建設工程除與承包人公開簽訂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外,又強迫承包人簽訂另一份包括工程價款、工期等方面內容與合同不一致且有利于發包方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即所謂“陰合同”。進入結算階段時,兩份相矛盾的合同究竟誰是結算標準成為爭議焦點。根據合同法原理,應該認定后一份合同為標準(因為時間在后),按照招投標法,應該認定前一份合同為標準(因為該合同是公平競爭的招投標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