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無抵押貸款”陷阱

導讀:
小心“無抵押貸款”陷阱一家號稱提供“無抵押貸款”服務的公司,短短兩個月騙了37人。但是兩個月后,所謂的“無抵押貸款”根本沒有兌現,陶某三人將“咨詢費”瓜分后,便攜款潛逃了。”黨先生說他因為急著用錢,又聽對方說“與全國銀行聯網”,便相信了對方,沒想到對方要他交各種各樣的錢。如果客戶的銀行信用不夠,只要不被列入黑名單,他們也能幫忙“搞定”。那么小心“無抵押貸款”陷阱。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小心“無抵押貸款”陷阱一家號稱提供“無抵押貸款”服務的公司,短短兩個月騙了37人。但是兩個月后,所謂的“無抵押貸款”根本沒有兌現,陶某三人將“咨詢費”瓜分后,便攜款潛逃了。”黨先生說他因為急著用錢,又聽對方說“與全國銀行聯網”,便相信了對方,沒想到對方要他交各種各樣的錢。如果客戶的銀行信用不夠,只要不被列入黑名單,他們也能幫忙“搞定”。關于小心“無抵押貸款”陷阱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債權債務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小心“無抵押貸款”陷阱
一家號稱提供“無抵押貸款”服務的公司,短短兩個月騙了37人。最近,貸款中介的廣告越來越多,在廈門街頭和各大網站頻頻出現。
但是,記者調查發現,其中不少貸款中介存在問題。他們的宣傳很美,但他們與銀行并沒有密切聯系,他們也未必能實現低息、快速的承諾。同時,律師也提醒說,跟貸款中介打交道,要承擔很多風險。
案例:一中介騙了37人
“我公司與多家銀行密切合作,專長個人、企業貸款,無抵押,無風險……”2007年,陶某等三人通過委托他人代墊注冊資本的手段注冊成立了廈門鼎源鑫投資咨詢有限公司,并發放廣告,聲稱可以提供無抵押貸款。
在2007年10月至12月兩個月時間內,先后有37名貸款者相信了陶某,與其簽訂《咨詢合同》,委托其辦理貸款,并支付1800元-10萬元不等的所謂“咨詢費”,共計人民幣36.8萬多元。
但是兩個月后,所謂的“無抵押貸款”根本沒有兌現,陶某三人將“咨詢費”瓜分后,便攜款潛逃了。
今年2月份,陶某在武漢被抓捕歸案。日前,思明區法院一審判決陶某犯合同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7年,并處罰金5萬元?,F象:貸款廣告鋪天蓋地
近日,黨先生也向本報反映被貸款中介騙了。“我在網上看到無抵押貸款廣告,向對方匯了600元后,對方又讓我匯3000元保證金,我不想辦了,他們又讓我交300元手續費。”黨先生說他因為急著用錢,又聽對方說“與全國銀行聯網”,便相信了對方,沒想到對方要他交各種各樣的錢。昨日,黨先生已向警方報案。
記者調查發現,最近,很多市民收到短信或名片廣告,都是關于代辦無抵押貸款的。在網上,類似的貸款廣告更是鋪天蓋地。記者暗訪幾家貸款中介后發現,所有中介都聲稱其與多家銀行“有關系”,可以在7-15個工作日內辦理“低利息、高額度”的貸款。
如果客戶的銀行信用不夠,只要不被列入黑名單,他們也能幫忙“搞定”。而每代辦一筆貸款,中介都會收取一定的手續費,從貸款額的1%到2.5%不等。雙方簽訂協議時,中介還要收2000元以上的定金,而有些中介還會收取各種名目的費用。
銀行:我們沒與中介合作
盡管所有中介都稱其“與各大銀行有長期的私人合作”,但各大銀行都一致否認。
一家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其銀行沒有向中介提供貸款,都是直接面向客戶個人,辦理貸款要本人簽名。
另一家銀行相關人士則反問記者:“你覺得有可能嗎?”他表示,其銀行不會與中介合作,“銀行審貸的流程和標準不會因中介而改變,不管是對個人還是對中介,銀行都一視同仁,辦理貸款的時間和貸款的額度以及利息都一樣。”
一家銀行相關負責人說,貸款中介市場良莠不齊,其中也可能存在騙局。特別是有一些是專騙手續費、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黑中介,他們打出“無抵押貸款”中介的廣告。而另一些中介即使能將銀行抵押貸款辦理下來,時間也要一個多月,其廣告上承諾的許多項目都無法兌現。
此外,貸款人也有法律風險。福建凌一律師事務所林志銘律師告訴記者,如果貸款中介在向銀行貸款過程中提供了偽造的材料,例如假造貸款用途證明、修改貸款人信用等,則對銀行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欺詐。一旦貸款人沒有能力還清貸款,造成銀行資金收不回來,法律責任要由貸款人承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