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勞務分包合同糾紛的原因有哪些,怎么預防?

導讀:
建設工程勞務分包合同糾紛的原因有哪些,怎么預防?
在建設工程合同中,可以將一部分勞務分包給他人。如果有利益沖突,就可能產生糾紛。糾紛需要當事人協商處理,如果不行的,可以通過法律解決。那么建設工程勞務分包合同糾紛的原因有哪些,怎么預防?
網友咨詢:
建設工程勞務分包合同糾紛的原因有哪些,怎么預防?
山西建志律師事務所許睿律師解答:
建設工程勞務分包合同糾紛的原因:
1、因資質問題而產生的糾紛。
2、因履約范圍不清而產生的糾紛。
3、因轉包而產生的糾紛。
預防:
(一)總承包企業或專業施工企業與不具備相應資質的企業簽定的勞務分包合同。
(二)總承包企業或專業承包企業與勞務分包企業以勞務分包合同的名義簽訂的實質上的工程分包合同。
(三)工程分包企業以勞務分包合同的名義與勞務分包企業簽訂的實質上的工程再分包合同。
《民法典》第七百九十一條,發包人可以與總承包人訂立建設工程合同,也可以分別與勘察人、設計人、施工人訂立勘察、設計、施工承包合同。發包人不得將應當由一個承包人完成的建設工程支解成若干部分發包給數個承包人。
總承包人或者勘察、設計、施工承包人經發包人同意,可以將自己承包的部分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第三人就其完成的工作成果與總承包人或者勘察、設計、施工承包人向發包人承擔連帶責任。承包人不得將其承包的全部建設工程轉包給第三人或者將其承包的全部建設工程支解以后以分包的名義分別轉包給第三人。
禁止承包人將工程分包給不具備相應資質條件的單位。禁止分包單位將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建設工程主體結構的施工必須由承包人自行完成。
山西建志律師事務所許睿律師解析:
工程分包企業以勞務分包合同的名義與勞務分包企業簽訂的實質上的工程再分包合同。這種合同將被認定為無效。
工程分包企業因此種行為取得的利潤將被法院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的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4條的規定收繳,或者由建筑行政管理機關作出同樣的收繳處罰。
在工程建設中,工程分包合同和勞務分包合同中的糾紛是難免的,只要準確把握二者的本質及特點,簽訂符合法律要求的書面合同,才能有效的預防糾紛的發生,促進建筑事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許睿律師,執業于山西建志律師事務所,專注于刑事辯護與公司法律顧問服務。始終秉承誠實守信、勤勉盡責的職業理念,依照事實和法律,設身處地為當事人著想,盡力為當事人解憂排難,維護當事人的利益,維護法律尊嚴。
友情提示:律師在線咨詢免費回復,可直接與專業律師咨詢相關法律問題




